【原標題】挖潛增效,廣西外貿活力足韌性強
10月23日,記者走進廣西寧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自動化生産車間,一期項目生産線正開足馬力。每天約有10萬塊新能源鋰電池從這裡下線,源源不斷銷往國內外市場。
搶抓儲能行業新風口,寧福新能源發展按下加速鍵。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已達8.7億元。
“公司産品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3%,前三季度出口額1.6億元,主要出口歐美國家及東南亞地區。”企業出口量的持續增長,讓公司總經理助理楊豪亮對四季度的出口形勢充滿信心。
今年以來,我區大力實施外貿提質擴量攻堅行動,幫助外貿企業拓市場抓訂單。前三季度,全區進出口5217.7億元,同比增長9.1%,高於全國3.8個百分點,規模排全國第13位、西部地區第2位,外貿運行整體穩中有進,展現出較強韌性和活力。
“我們深入實施‘工貿強基’工程,強化工業與貿易聯動,挖掘工業産品出口潛力,桂品出海優勢正不斷增強。”自治區商務廳外貿處處長雷仲華介紹,前三季度,廣西機電産品出口同比增長18.5%,鋰電池出口同比增長207.4%。
在不久前結束的第136屆廣交會第一期,廣西138家企業踴躍參展,企業訂單成交額7905.46萬美元,相比第135屆增長8%。大批廣西企業靠實力“圈粉”,擴容國際朋友圈。
廣西貴港歐派電動車有限公司的新能源兩輪電動車産品備受青睞,吸引了斯裏蘭卡、巴西、希臘、巴基斯坦等多個國家客商前來洽談,並初步達成意向訂單80多萬美元。
依託廣交會、進博會等展會&&,廣西企業加速開拓海外市場,民營企業外貿發展活力充沛,主力軍作用進一步凸顯。
前三季度,廣西民營企業進出口3578.5億元,同比增長24.7%,佔全區外貿進出口的比重達68.6%,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達4475家,同比增加15.1%,創歷史新高。
數字經濟時代,跨境電商成為外貿增長的新業態、新引擎、新動能。
走進憑祥跨境電商直播基地,主播張尚華正在用流利的越南語推介中國生産的電子産品。開播沒多久,來自越南河內、胡志明市、芽莊等地的訂單紛至沓來,僅僅1小時,成交訂單已達上千筆。
“這兩年跨境電商越來越火熱,海外用戶對中國美粧、服裝、3C數碼等産品認可度很高,成交量正在慢慢上升,我覺得未來跨境電商行業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張尚華説。
在憑祥跨境電商直播基地,幾乎每天都有近百場直播帶貨活動。越南網友在直播間裏下單的商品兩天內就能送到越南境內的分撥中心。“買全國 賣東盟”一站式購物,在這裡得到了真正實現。
依託獨特的區位、&&以及人才優勢,憑祥持續優化跨境電商發展環境,探索出一條“東南亞跨境電商+小語種直播帶貨”的新型銷售模式。今年1—9月,該市跨境電商進出口額超80億元,同比增長超400%,規模和增速均為全區縣域首位。
從全區來看,“絲路電商”發展同樣可圈可點:廣西跨境電商貿易連通全球89個國家和地區,前三季度全區跨境電商進出口額161億元,同比增長43.2%,其中對越南、泰國進出口分別增長103.6%和57.9%。廣西生産的鋰電池等“新三樣”商品,正以跨境電商B2B模式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改革是經濟增長的動力,各地各部門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深挖潛力降成本,不斷拓展外貿增長空間。
今年以來,自治區商務廳、南寧海關等部門開展專題調研,廣泛對接企業和市場需求,新增決明子等25種藥食同源商品納入改革範圍,將藥食同源通關便利化改革商品品種增加至39種。
改革試點後,食品用途的藥食同源商品無需申領進口藥品通關單,申請材料、檢驗環節等均得到簡化,試點企業進口目錄內商品可在廣西各口岸通關,每個貨櫃商品通關費用比從廣州通關節省約2200元。1—9月,廣西企業通過藥食同源通關便利化改革政策進口商品同比增長超160%。
近期,黨中央、國務院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力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極大提振市場預期。
前三季度,廣西對《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3086.9億元,同比增長16.2%,延續增長態勢。
南寧海關關稅處處長殷艷娟&&,下一步將加大政策宣貫力度,積極引導産業集群利用RCEP原産地規則優化延伸産業鏈,增強廣西産業鏈供應鏈韌性,為支持外貿穩增長提供支撐。
“廣西將深入實施‘工貿強基’工程,健全完善重點外貿項目服務機制,優化政策服務助企紓困,穩定重點企業、重點産業進出口,持續推進邊境貿易改革創新,培育跨境電商新動能,統籌各方資源共同發力,全力衝刺四季度,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雷仲華&&。(記者 周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