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標準種好“柚中之王”
容縣今年新推出的柚子汁産品。 梁函/攝
古人云“橘生淮南為橘,生於淮北為枳”,強調地理環境的重要。柑橘之屬,生於容縣者,無疑首推沙田柚。2004年,容縣沙田柚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
一地,一標,美名共照。這是地方建標準、強品牌、厚底蘊、重出新,久久為功培植産業所結出的“碩果”。時值中國沙田柚之鄉容縣沙田柚豐收上市之際,記者通過調查採訪,探尋容縣沙田柚産業優質“基因”密碼。
一場柚子評比賽出定價權
每年霜降臨近,容縣沙田柚褪去青澀、變得成熟,柚農摘取佳果,送去參加一場“柚王”擂&賽——容縣沙田柚質量評比大會。
今年的容縣沙田柚質量評比大會,於10月18日舉行。來自全縣113個果場共計1130個沙田柚被編號,排隊接受嚴格的質量評鑒:“果實外觀”項,就分為5個細項;“果實內質”項,也有4個得分點;另有“質檢評分”項,更是細化到可溶性固形物(糖度)、可食率。
長桌上,沙田柚一字排開,評審成員分組圍坐,使用稱量工具、糖度檢測儀,以及手感、口感等,對果品盲評打分。
容縣沙田柚被稱為“柚中之王”,一個産自該縣的好柚子,長什麼樣?
“柚皮光滑細膩,重1.1—1.3公斤、糖度13—15%,有香甜蜜味……”容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蘇桂榮如數家珍地介紹,評比標準參照全國柚類評比標準和容縣沙田柚作為國家地理標誌産品標準而制定,評鑒綜合多名評委打分,對農藥殘留檢測不合格的,更是“一票否決”。
評比從當天9時開始至17時多,終於揭曉金獎10名、銀獎20名、銅獎30名,另有優勝獎若干名。
“柚子賣得好不好,質量説了算。”蘇桂榮介紹,該縣的沙田柚質量評比從2001年開始,一直持續至今。“沙田柚是容縣的‘縣果’,我們希望通過評比,激勵果農不斷增強質量意識、標準意識、比學趕超意識,種出好柚、賣出好價。”
評比會也是柚價行情風向標。獲得好名次特別是金獎的果場,會迅速吸引採購商、游客、市民預訂搶購,從而為沙田柚上市銷售提供一個參考價。
該縣自良鎮古濟村柚子種植大戶梁尉是今年金獎獲得者之一。質量評比大會後,便有採購商聞訊而來,到他家的果場預訂沙田柚。“今年,我家有70畝柚樹挂果,産量預計14萬公斤以上,地頭價8—10元/公斤。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這場在容縣舉行的沙田柚質量評比,也牽動着區內外沙田柚種植戶的心。據業內人士介紹,在容縣沙田柚價格出爐後,華南多個柚子種植區均會參考容縣售價來定價。
一套標準守護産業“基因”
容縣、沙田柚,這兩個名詞的關聯,歷史悠久。
據明萬曆十三年(1585)刻本《容州志》記載:“柚以容地沙田所産最負盛名,香甜多汁;容地年産二百萬隻,運銷梧粵港各埠。”“容地”即今玉林容縣,“沙田”即今容縣松山鎮沙田村。清時,當地官員獻沙田村佳果於乾隆皇帝,獲賜名“沙田柚”。
容縣沙田柚美名揚,與其獨特地理氣候相關。
容縣位於大容山脈與雲開大山之間,西南—東北走向的狹長地帶,形成了嶺谷相間、河谷交錯、丘陵起伏的地理環境,分佈着優質的水稻土、黃壤、紅壤、紫色土、沖積土。霜降前後,因狹管地理效應,容縣晝夜溫差可達10℃—12℃,在溫差的作用下,有利於柚果成熟和糖分轉化積累,從而形成獨特的香蜜風味。
“容縣沙田柚是自然環境的饋贈,也是容縣人民悉心培育結出的碩果。”容縣縣委書記羅莉介紹,作為沙田柚原産地,該縣在20世紀九十年代便成立了水果局,後改為容縣水果産業服務中心,其主要職能便是服務全縣柚農。
“採果後要清園除雜草、施冬肥、防病蟲害。”近日,該中心農藝師梁世彩與同事來到容縣石寨鎮合柳村沙田柚種植基地,手把手教柚農進行柚果採後果場管護。這樣的田間地頭現場教學,該中心每年要舉行100余場。
該縣還與中國柑橘研究所、華南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機構合作,加強病蟲害防治,深化沙田柚種質資源保護,容縣沙田柚無病種質圃基地獲評為全國首家中檢溯源苗木企業。
在邁向農業現代化的今天,沙田柚要怎麼種?
為獲得綠色食品認證,容縣有許多沙田柚果場參考相關標準編制和按照《綠色食品沙田柚生産技術規程》進行管護,從種植環節守護容縣沙田柚的品質基因。該標準定位於A級綠色食品沙田柚,從園地選擇與規劃、種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蟲害防治及采收技術,都明確了可參照的生産管護技術規程,引領容縣沙田柚品質綠色發展。
當地通過政策不斷為産業賦能。容縣連續實施沙田柚“擴量”財政扶助政策,對按照有關標準建設的沙田柚果園,給予每畝500元的扶持獎勵;對擴量提質示範帶建設的農戶或公司、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最高獎勵1000元/畝。
目前,容縣的沙田柚種植面積達24萬畝,今年産量預計超40萬噸,預計綜合産值超42億元;全縣沙田柚從業人員超10萬人,沙田柚種植面積、産量均居廣西首位。全縣獲綠色食品認證的沙田柚基地43個,容縣獲評為國家級容縣沙田柚生産標準化示範區。
一項數字技術引領柚業革新
秋高氣爽,車行容縣大地,常可見到柚樹成林,聞到柚香陣陣。
在縣底鎮旺黎村,廣西風采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的沙田柚示範基地,1200畝沙田柚已經種下。山頂的泵房連着水肥池、高壓泵站,管線連着整座山的每株柚樹。
在這裡,每一株柚樹都被自動水肥澆灌系統和自動噴淋打藥系統兩套智慧農業系統精心呵護着。
記者看到,每一株柚子樹邊,噴淋頭噴出的水汽覆蓋整個樹冠,也讓柚林水霧繚繞。工人打開手機,輕點屏幕,泵房的空壓機就能啟動,給柚林完成打藥滅蟲作業僅需3分鐘。
陳有勝是公司董事兼總經理,他介紹,建設該種植基地,每畝投入達4萬元,是傳統種植的4倍。但是,一次投入,長期受益,且減少了人工管護、制肥用肥等成本。
就拿水肥澆灌而言,系統建成後,將可酵制果園有機肥,除了成本降下來,還能實現有機制肥,綠色可控。他算了一筆賬:當前1200畝柚林,長年只需雇請7名管護人員;通過豆麩、花生自製發酵綠肥,平均一株柚子樹全年追肥,成本不過7元。
在容縣松山鎮沙田村,容縣田柚甄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彭遠的賬本裏,現代化種植的成本賬算得更加清晰。該公司的貢果沙田柚種植標準柚場,面積超過5000畝,使用水肥一體化噴灌、單軌運輸、無人機噴藥等,比傳統沙田柚種植管理的人工成本節約50%左右,藥肥利用率提高10%左右,畝産增産250—400公斤,收成提高約17%,折算到每公斤柚子成本降低約1元。
田柚甄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走出的機械化種植路徑,讓很多柚農受益。自良鎮自良村柚農劉森種植沙田柚10餘年,近年來與彭遠開展技術合作,使用機械化管理技術種植沙田柚,60畝柚園産量從往年6.8萬公斤上升到今年預計10萬公斤,種植成本降低50%左右。
此外,彭遠還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投資1200萬元建成廣西最大的沙田柚分揀中心,安裝水果無損檢測儀。在這條分揀線,沙田柚可實現清洗、風乾、農殘檢測、糖度檢測等一條龍“體檢”,僅數分鐘時間,柚果就可包裝發貨。
“以前沒有分揀線,柚子只能囫圇賣,無論品質高低,只有一個地頭收購價。”彭遠説,現代化分揀技術的運用,實現了柚果品質分級,容縣沙田柚成功獲得供深及供港基地認證,進入了百果園等高端市場。
一個節慶推動三産融合
分揀,是容縣延伸沙田柚産業鏈條、向深加工邁進的縮影。
分揀出來的次等果,成為容縣經濟開發區入園企業廣西中柚食品集團的“香餑餑”。在該集團深加工車間裏,柚子茶、柚皮糖、柚子果脯等深加工産品才“走”下生産線,便上到容州古城景區游客集散中心便利店貨架,成為游客搶購的“伴手禮”。
在景區游客集散中心旁的特色食府,容縣特色柚皮釀、柚皮煲等柚子系列美食,令人食指大動。最受年輕人喜愛的是容縣田柚甄源農業今年新研發的“容柚”果汁,月銷售達160萬瓶。“公司投資2億元的沙田柚深加工基地已開工建設,投産後年銷售額預計可達10億元。”彭遠&&。
這是容縣沙田柚一二三産深度融合的豐碩成果。
10月21日,容縣舉行沙田柚文化旅游活動新聞發布會,據介紹,節慶期間將舉辦鄉村音樂會、美食節活動、旅游推廣、特産展銷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僑鄉、柚鄉、千姿容州,每年都在這場以沙田柚為“媒”的活動中綻放光彩。這既是農民豐收節,也是文化旅游節,是當地精心籌辦的盛大節日。每年這時,“養在深閨”的容縣沙田柚,經文化旅游活動走上市場,接受游客、專家、訂貨客商的“檢閱”。
“容縣已連續11年,在沙田柚豐收時節舉辦文化旅游活動。這是容縣文旅農工商全方位融合的活動品牌,展示特色農業成果,提升容縣沙田柚的品牌影響力。”容縣縣長吳厚強介紹,近5年,該縣通過舉辦柚花節、柚子節等活動,共接待游客超50萬人次,産生經濟效益近10億元。
走進容縣,隨處可見“柚”元素扮靚縣城,展現容縣特色農業和特色旅游的魅力,展示僑鄉容縣深厚歷史文化底蘊。中國沙田柚之鄉、中國深呼吸小城、中國最佳生態文化旅游縣、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游示範縣等一張張亮麗的名片,讓容縣三産融合熠熠生輝。
至今,容縣已連續五年獲得“全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佳縣”稱號,“容縣沙田柚”連續3年入選中國品牌價值區域品牌(地理標誌)百強榜,目前品牌價值達35.58億元。(記者 蒙進煌 鄧盛龍 通訊員 潘玉佳 封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