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打造街區的“詩與遠方”-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4 10/25 10:10:56
來源:廣西日報

城市更新:打造街區的“詩與遠方”

字體:

  【原標題】城市更新:打造街區的“詩與遠方”

邕州古城·三街兩巷歷史文化街區。

容州古城特色夜演。

  隨着城市更新行動的實施,廣西不少城市街區面貌煥然一新。老街巷、舊樓宇、菜市場……這些看似尋常的地方,不少已完成華麗轉身,為城市注入文化和商業活力,成為展示城市形象的“新名片”、聯結居民和游客的新場域、實現人民美好生活的“助推器”。

  日前,記者走進來賓市象州夢幻夜、玉林市容州古城、南寧市邕州古城·三街兩巷、梧州市騎樓城等文旅休閒街區,探尋“城市更新+文旅發展”的發生模式和成功經驗。

  讓隱藏變看見

  英歌舞鏗鏘颯爽,打鐵花絢爛綻開,長桌宴人頭攢動……國慶假期,一個隱藏在小縣城裏的夢幻世界——象州夢幻夜,獲央視新聞線上直播,走入全國觀眾的視線。

  “象州夢幻夜,帶給我們夢幻般的民俗文化體驗,也讓我們發現了不一樣的象州。”萬先生一家專程從桂林自駕前來游玩,對這次旅程讚不絕口。

  2023年以來,象州縣加快城市更新步伐,開啟城市形象的全新再造。圍繞“怡養泉都·吉象之州”城市品牌,大力實施“點亮象州”工程和“品牌象州”建設行動,着手做強做熱中心城區,象州夢幻夜、江濱公園“星夢人間 夢幻星河”等一批點亮工程璀璨亮相……

  象州夢幻夜項目位於象州縣象州鎮吉象路,主街區總長700米,總投資1.3億元。“該項目之所以取得成功,在於做到了文化潤景、觀眾參與和業態融合。”桂林旅游學院教授梁業章説。

  發揮文化潤景的功能。象州夢幻夜項目充分挖掘地域傳統文化藝術,借助高科技手段,打造出一場視覺與聽覺的盛宴,做到了天天有活動演繹,月月有大型主題活動。

  注重觀眾的參與體驗。將場景植入街區,游客不僅可以欣賞到精彩紛呈的表演,還可以親身參與到各種互動環節,使得整個旅游體驗更加生動有趣。

  推動各業態融合發展。街區通過聯合餐飲、土特産等多個行業,形成“吃中有購、購中有娛”的商業閉環,共同打造“象州夢幻夜”品牌,實現互利共贏。

  象州夢幻夜的橫空出世,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象州縣的形象,提高了象州縣在全國游客心中的認知度,外地游客紛紛涌入這座小城。“不是大城市去不起,而是寶藏縣城更有性價比!”一位游客感嘆道。

  “人氣旺”帶動“消費火”,映照出一幅活力四射的經濟圖景。數據顯示,從2023年8月開業至2024年10月底,該街區累計接待游客320多萬人次,帶動當地旅游消費約51.5億元。

  讓古城變景區

  容州府古風撲面,真武閣巧奪天工,貴妃巷熙熙攘攘……漫步容州府廣場,仿佛走進了歷史深處。

  “城市更新並不意味着對舊有街區的大拆大建。容州古城走出了一條城市更新與文脈傳承、旅游發展統籌推進的新路徑,讓街區成為當地旅游消費的新地標。”南寧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何玲玲説。

  近年來,容縣按照“一閣一府一寺一館一巷”的布局,通過修繕古經略&真武閣,恢復重建開元寺、容州府,建設容縣博物館和倣古特色街,再現唐朝嶺南名府容州府的風采,成功打造了容州古城景區。

  去年以來,容縣&&多項支持夜經濟發展的方案和政策,投入700多萬元對容州古城、都嶠山等夜間消費集聚區進行升級改造,着力培育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的消費新熱點。

  “我們積極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容州古城商業街(二期)項目,新增設潮流集裝箱、網紅餐車等設施,打造集城市景觀、文化休閒、商業消費於一體的特色街區。”廣西容州旅游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植達文説。

  今年,容州古城獲評為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集聚區全年365天營業無休,每天夜間經濟從18時開始至次日6時;區域內商戶總數量有682間,營業面積約2.9萬平方米。

  夜幕降臨,古典舞《夢回都嶠》優雅上演,讓人們眼前一亮;歌舞劇《大話貴妃歸來》之“貴妃巡游”等節目,展現盛唐時期的宏大場面,吸引眾多市民游客駐足觀看。人們還可乘船夜游,在繡江河上觀賞容州古城的錦繡美景。

  今年“五一”假期,容州古城共接待游客約20.7萬人次,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

  隨着夜購、夜演、夜游等活動不斷豐富,容縣消費活力指數不斷攀升。“我們都是附近村民。自從暑假開始,景區的游客越來越多,我們的生意也越來越好了。”景區商家龐鎮雨説。

  讓街巷變地標

  青磚青瓦清水墻,古風古韻古街巷。深秋時節,走進邕州古城·三街兩巷歷史文化街區,一派清幽意境,讓人感嘆歲月靜好。

  近年來,南寧在推進城市更新過程中,對三街兩巷的改造摒棄“以開發商為主導,以盈利為目的”的思路,轉向採取“保護—傳承—民生”的思路,形成“保護與發展並重,旅游與民生相結合”的有機更新模式。

  “這一思路的確立,對三街兩巷歷史記憶的保護,對原住民的留存和市井生活的傳承,具有重大意義。”桂林旅游學院教授蘇會衛説,在具體實施中,三街兩巷項目經歷了文化提取、場景再造和功能升級三部曲。

  文化提取,即對歷史街區進行文化資源挖掘和保護。街巷內遺存的邕州知州蘇緘殉難遺址、金獅巷民居群、廣西高等法院舊址以及中華大戲院分別見證了宋代以來各歷史時期的“南寧記憶”。這些文化要素是項目保護與更新的重點對象。

  場景再造,即對歷史街區進行空間梳理和風貌重塑。改造充分尊重歷史街區的原真性,通過梳理三街兩巷的歷史建築肌理、空間環境以及街區結構,恢復街區歷史空間格局,延續體現時代特徵的建築風貌。

  功能升級,即對歷史街區的發展功能進行轉型升級。項目從街區發展、歷史傳承、文化多元等方面重新考慮三街兩巷的發展定位及功能業態,對有利於街區文化傳承和發展的業態進行保留,對已衰敗但具有歷史記憶的業態進行恢復。

  古建築和新業態相得益彰,文化性和商業性並行不悖。改造後的三街兩巷,已成為千年邕州歷史、文化、非遺、商貿等人文的核心展示地,首府南寧旅游、休閒、消費、打卡的熱門目的地。

  “這片街區既能逛吃游玩,又能打卡國風古韻,體驗感很不錯。”在外地游客何女士眼裏,三街兩巷的吸引力指數爆表。

  讓存量變能量

  嶺南騎樓煥新顏,業態繁華譜新篇。金秋十月,在2024年廣西文化旅游發展大會即將召開之際,梧州騎樓煥發出新的光采。

  22條騎樓街道,總長7公里,560座包含中外經典設計的騎樓,其規模之大、數量之多,國內罕見,讓梧州騎樓城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騎樓博物城”。面對這片寶貴的資源,梧州市啟動騎樓城城市更新—旅游基礎設施綜合提升項目,將其列為2024年廣西文化旅游發展大會的重點文旅項目。

  “我們通過對建設範圍內的建築實施修復、加固、優化內部布局、環境品質提升等措施,達到城市風貌改造提升和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目的。”梧州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

  目前,騎樓城大南路和五坊路交界的十字街區臨街騎樓建築外立面已全線竣工,粵劇文化藝術中心、六堡茶體驗館等嶺南文化特色業態商業體已現雛形,其他街道的各業態招商接近尾聲,已進駐商家的商鋪正如火如荼開展精裝施工。

  步入騎樓城,隨處可見中式傳統風格的花窗、雕磚,與西式風格的羅馬柱、拱窗的結合,形成中西合璧的騎樓文化。六堡茶、冰泉豆漿、田螺、牛雜、龜苓膏、河粉、艇仔粥等美食,在街頭巷尾中以馥鬱的香氣招徠過往食客。“百年商埠,夢幻騎樓;嶺南美食,香飄萬里”的獨特文化神韻與魅力,在這裡被按下了更新的按鈕。

  聚焦旅游新需求、新趨勢,梧州市策劃推出“嶺南風情·共赴山海游”梧茂跨省游線路、“嶺南文化研學游”梧肇跨省游線路,串聯騎樓城和市內外景區景點,拓寬粵港澳大灣區客源市場。

  國慶期間,騎樓城等點位開展“文旅嘉年華進歷史文化街區”“嘗着美食游梧州”“文旅活動進商圈”等系列主題活動,讓梧州人氣火爆。10月1—7日,梧州市共接待游客363.5萬人次,同比增長21.26%,實現旅游消費26.17億元,同比增長19.12%。

  在廣西,還有不少這樣的老街、舊巷,正在借由承載功能的轉變重煥生機,更多“城市更新+文旅發展”的新故事,正在各地精彩上演……(記者 許丹婷 通訊員 李志雄 藍志煌)

【糾錯】 【責任編輯: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