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間藥草香 致富有良方-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政務信息推廣 > 正文
2024 10/15 08:47:08
來源:廣西日報

山間藥草香 致富有良方

字體:

  【原標題】山間藥草香 致富有良方

工人正在收割成熟的穿心蓮。

  眼下,柳城縣寨隆鎮下堯村的廣西中藥材種植示範基地內,成片翠綠的穿心蓮隨風飄曳,陣陣藥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現在生長到花蕾期,穿心蓮的有效成分是最高的,所以我們要搶抓晴好天氣及時收割、晾曬。”基地負責人鄧海濤説。

  柳城是“中國氣候宜居縣”,水資源豐富,山谷坡地陰涼肥沃,適宜種植中草藥。寨隆鎮是全縣種植中藥材最多的鄉鎮,當地群眾歷來有種植穿心蓮、吳茱萸、五指毛桃等中草藥的傳統。依託該縣構建的中藥材産業全産業鏈,一棵棵“藥草”已成為當地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特色産業。

  1 草藥種植 遍地開花

  9月27日,在寨隆鎮獨石村山腳屯,村民覃國愛種植的7畝多五指毛桃迎來收穫,挖掘機在地裏來回忙碌着。“我按6000元/畝的價格賣給加工廠,他們自己來挖,這樣更省事。”覃國愛説。

  而此前,雞樓村六嶺屯成片的吳茱萸早已進入了采收季。走進地裏,滿眼都是成串的果實綴滿枝頭。“吳茱萸的管護相對簡單,只需要注意上肥、防病蟲、剪枝等,在豐産期後管護會更簡單,花費的精力會更少……”種植戶陸啟才邊忙採摘邊介紹。種植吳茱萸8年,他已是村鎮周邊小有名氣的“土專家”。

  “我種植的吳茱萸曬乾後的價格為34元/公斤,每畝産量約為175公斤,總收入4萬元以上。”陸啟才此前陸續種過柑橘、甘蔗等,但經濟效益不高。8年前,他發現吳茱萸的市場前景不錯,於是開始試水,並在嘗到甜頭後不斷擴大規模,至今已種植了7畝。在長期實踐中,他探索出一套吳茱萸種植技術。近兩年來,他又毫無保留地將技術傳授給村民。

  六嶺屯種植吳茱萸已有幾十年的歷史,現在,全屯200多戶中,超過90%的農戶種植了吳茱萸,整個雞樓村種植面積2000多畝。“下一步我們將依託合作社,繼續大力發展中藥材産業。”雞樓村黨支部書記韋文喜説。

  近年來,寨隆鎮中藥材産業發展勢頭良好。2021年,柳城縣在該鎮規劃建設1.2萬多畝中草藥産業示範區,按照“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推廣標準化種植和保底價收購,共帶動當地及周邊鄉鎮、縣份1萬多戶農戶種植中草藥。目前,寨隆鎮中藥材種植面積8900多畝,全鎮1320戶3639人種植中草藥,農戶種植中草藥平均每畝每年收入8000元左右。

  2 引進企業 聯農帶農

  臨近中午,位於雞樓村委旁的柳城廣柳中藥材有限公司,各類農用車輛排起了長龍,等待稱重銷售。廠區內,吳茱萸、五指毛桃、桑葉等中草藥成堆有序擺放。該公司主要從事中草藥的種苗培育、種植、收購、初加工、倉儲和物流等綜合業務。

  “在采收期,我們每天都能穩定收購吳茱萸、桑葉、百部、五指毛桃等中草藥約5噸。”該公司總經理喬愛珍介紹,公司常年收購柳城境內以及羅城、融水、融安等周邊縣的中草藥,初加工後銷售到區內和廣東、貴州各大藥材市場,以及廣藥集團、聖特藥業、中國中藥等企業,甚至遠銷香港。2019年以來,公司中草藥銷售額以每年500萬元的速度增長,2023年銷售額超3500萬元。

  該公司經營所在地,屬於村集體經濟項目。2017年,寨隆鎮整合下堯村、雞樓村聯村共建的村集體經濟項目,投資400萬元,建設佔地21畝的中草藥種植加工物流綜合基地。基地建成後,整體出租給柳城廣柳中藥材有限公司經營。這樣一來,不僅解決了中藥材銷路、加工的問題,也給村集體經濟帶來穩定收入。

  在廣柳中藥材有限公司的帶動下,寨隆鎮黃垌屯7名創業青年骨幹成立了中藥材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入股分紅的模式整合350畝土地,建設種苗培育基地,主要培育吳茱萸、無患子、三叉苦等多種適合本地土質和氣候生長的中草藥種苗。

  “在原有業務的基礎上,我們還投入300多萬元,發展了一條深加工生産線,建設健康養生茶車間,逐步將中草藥産業鏈延伸到制茶領域。”喬愛珍説,公司已創立品牌,主要生産五指毛桃茶、玉米須桑葉茶、三清茶、決明子茶等,進一步提升了當地中草藥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如今,寨隆鎮逐步形成了以中草藥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産業鏈。中藥材綜合基地與種苗培育基地還提供就業崗位,助力村民在家門口就業,人均月收入約4000元。

  3 藥企加持 前景廣闊

  與中草藥種植同步發展的,還有制藥企業。

  在柳城縣工業園區河西片區,廣西聖特藥業有限公司呈現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生産車間裏一包包成品藥源源不斷地從自動生産線上傳出來,工人有序進行分裝;包裝車間裏工人正在打包復方穿心蓮片、板藍根沖劑等藥品;成品車間裏一件件藥品正通過物流發往全國各地……

  聖特藥業是當地的知名藥企之一,也是廣西首家壯藥研發生産基地,是自治區授予的“廣西壯藥産業化工程院”“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擁有國藥準字號批文40個,具備年産各類中成藥、壯藥製劑59萬件的産能。2023年,該公司産值達1.7億元。

  “目前公司正在大力打造穿心蓮相關産品。”該公司總經理韓衛東介紹,他們每年都要從市場上採購1000噸左右的穿心蓮,用於生産復方穿心蓮片和清火梔麥片,而本地原材料産量遠達不到生産需求。

  為了解決原材料問題,2019年,聖特藥業在柳城縣10個鄉鎮分別租用5至10畝土地,開展穿心蓮藥材的試驗性種植。公司科研人員在對本地種植的穿心蓮藥材進行檢驗時,發現穿心蓮的有效成分——內酯含量高於中國藥典標準3至4倍,遠高於其他地方種植的穿心蓮。

  內酯含量高,意味着藥物療效更好。這一驚奇發現,讓聖特藥業對發展穿心蓮種植信心倍增。2020年,該公司在寨隆鎮下堯村承包300畝地,在滿足企業對穿心蓮原材料需求的同時,帶動當地村民就業,助力鄉村振興。下堯村安樂屯的穿心蓮種植示範基地,已被列入廣西第三批中藥材示範基地。

  韓衛東説,這兩年來,公司已解決穿心蓮種植過程中的高産、穩産以及增質種植過程中的關鍵技術難題,未來計劃推廣種植5000畝穿心蓮藥材。“發展穿心蓮産業,就是發展民族醫藥。”他打算把柳城穿心蓮打造成地理標誌品牌。

  “柳城縣將在中藥材的育苗、種植、銷售、加工等全産業鏈方面,進一步加強政策引導和科技支撐,持續推動中藥材産業發展壯大。”柳城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鄧惠勤説。(謝永輝 湯曉逵 張琳)

【糾錯】 【責任編輯: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