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特稿|中國-東盟書寫“民相親”動人故事-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4 10/10 18:37:07
來源: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特稿|中國-東盟書寫“民相親”動人故事

字體:

【原標題】山水相連 人文相通   中國-東盟書寫“民相親”動人故事

  中國與東盟山水相連、隔海相望,人文相通、命運相係,友好交往源遠流長。

  作為我國唯一與東盟陸海相連的省區,廣西不斷深化與東盟各國在教育、文體、旅游、醫療等領域交流與合作,促進包容互鑒,增進彼此友誼,書寫着一個個相知相親、互通互融的動人故事,助力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10月3日,中國游客在泰國曼谷大皇宮游覽。(拉亨 攝)

  跨境旅游持續升溫

  十一假期這幾天,無論是泰國首都曼谷大皇宮、鄭王廟等知名景點,還是芭堤雅、普吉島等海濱度假勝地,都有不少中國游客。

  來自廣西的吳間玲選擇跟團游來泰國。吳間玲説,一直聽説泰國是微笑國度,在前不久南寧舉行的中國-東盟博覽會上也看到有關泰國的介紹,很是心動,國慶假期便來泰國看看不一樣的風景。

  今年3月1日,中泰互免簽證協定生效,兩國邁入“免簽時代”。中國與“新馬泰”組成“免簽朋友圈”,掀起中國游客赴新馬泰三國旅游和新馬泰游客來華旅游熱潮,“免簽時代”積極效應正不斷顯現。

  今年上半年,南寧、桂林口岸國際航班同比增長75%,共查驗&&境人員37.5萬人次,同比增長175.7%。

  越南游客在廣西東興品嘗中國小吃,在憑祥步行街購買中國百貨;中國游客在越南芽莊欣賞濱海美景,在河內感受千年古城的生機……今年以來,中越跨境旅游“雙向奔赴”持續升溫。

  地處中越邊境的東興市和憑祥市,因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和邊關風情,成為越南游客跨境游的熱門選擇。今年前7個月,通過廣西口岸&&境的中越兩國人員達780多萬人次,同比增長117%。

  “在剛過去的暑假,越南游客激增。僅8月,旅行社接待去憑祥接壤的越南諒山省‘一日游’的游客,就有3000多人。”憑祥南方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葉曉舟説,出境游同樣火熱,越南下龍、峴港、芽莊、美奈等地,是中國游客出境游的熱門目的地。

  據越南國家旅游局統計,今年前5個月,越南接待國際游客約140萬人次,其中中國大陸游客到訪量最多。

  醫教合作方興未艾

  去年,來自越南海防市的黃氏玉玲跨越1000多公里,從家鄉到桂林市留學,在桂林理工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習。

  “我的家鄉擁有越南北方最大的港口,與中國的經貿往來很多。”黃氏玉玲説,“我想把我在中國學到的知識,運用在越南的發展中。”

  教育是中國與東盟人文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才是中國和東盟國家發展的重要支撐。近年來,中國-東盟在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基礎教育、特殊教育及終身教育等多個領域取得豐碩成果。2023年,中國與東盟雙向留學人數超17.5萬人。

  廣西發揮區位優勢,先後在越南、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老撾、柬埔寨、菲律賓等7個東盟國家舉辦25場“留學廣西”國際教育展,吸引東盟留學生到廣西學習深造。

  隨着東盟各國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新興産業,東盟國家對專業技術人才需求日益旺盛,為中國-東盟職教合作提供了巨大機遇。

  當前,廣西已支持區內20多所職業院校協同行業企業走進東盟國家,服務機械製造、紡織、建築工程等行業企業在海外發展,成立28個海外培訓基地,為企業培訓技術工人年均超1萬人次。

  不僅是教育,中國-東盟在醫療衞生領域的合作也日益深化。

  在與越南芒街僅一河之隔的東興市,2016年組建成立了“1369生命直通車”跨國醫療救助服務項目,為&&境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24小時最快捷通關服務。

  截至目前,“1369生命直通車”及時搶救、治療轉移&&境危難患者超過640例,在中越邊境線上搭起一條跨越國界的生命通道。

  一些中國醫療機構積極搭建面向東盟的合作平台,架起民心相通的“健康通道”。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黨委書記李浪説,該醫院依託中國-東盟醫院合作聯盟等機制,打造了一系列跨境醫療合作平台和中心,與東盟衞生行政部門、大型醫療機構或科研院所開展跨境診療、遠程醫療、醫學人才培訓等合作。

  文化互鑒拉近民心

  不久前,一年一度的資源河燈節河燈漂放活動在桂林市資源縣舉行,吸引國內外眾多游客前來體驗。就讀於廣西師範大學的泰國留學生周藝霏、章安安也來到這裡,沿河放燈,寄託美好心願。

  “這裡的河燈節與泰國水燈節有許多相似之處,人們通過放河燈來表達他們的願望,讓我們感到非常幸福和溫暖。”章安安説。

9月28日,柬埔寨演員在第21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表演舞蹈。(周華 攝)

  受地緣、歷史等因素影響,東盟國家文化與中國文化有着許多共同點。隨着一系列傳統文化活動、民俗活動的舉辦,中國與東盟國家民眾越走越近、越走越親。

  自1992年起,由憑祥市和越南諒山省輪流舉辦的中越邊關旅游節和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已成為中越邊境線上的一張亮麗名片。

  憑祥市委副書記羅國謠説,近年來,依託這一品牌活動,兩地還聯合舉辦了足球友誼賽、中越自行車賽、邊關音樂派對、邊民大聯歡文藝晚會等一系列跨境文體交流活動,架起中越友誼“連心橋”。

  隨着中國-東盟人文領域交流日益深化,越來越多中國電視劇、綜藝節目、微短劇、紀錄片等視聽作品“揚帆出海”,受到東盟國家民眾喜愛。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的電視劇也在中國吸引了不少“追劇粉”。

  近年來,紀錄片合拍正成為中國-東盟影視合作的新風尚。今年是中馬建交50周年,也是“中馬友好年”。值此契機,廣西與馬來西亞合拍的紀錄片《喜結蓮荔》於5月31日中馬建交紀念日當天在中馬兩國首播,引發強烈反響。

  從“同追一部劇”的熱絡現象,到“同拍一部片”的深度聯袂,中國-東盟影視合作的深化,正編織出一條連接民心的文化紐帶。

  2024年是“中國-東盟人文交流年”。人文交流不僅是中國與東盟生生不息的精神紐帶,更是中國與東盟面向未來、相向而行的深厚根基。

  展望未來,中國-東盟合作共贏之路必將越走越堅實、越走越寬廣。更多活力與機遇,將在廣西這片熱土上持續綻放。 (記者陳一帆 覃星星)

【糾錯】 【責任編輯:牙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