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城:“賣桑+養蠶”雙産共贏  村集體經濟煥發新生機-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政務信息推廣 > 正文
2024 09/10 09:52:24
來源:忻城縣融媒體中心

忻城:“賣桑+養蠶”雙産共贏  村集體經濟煥發新生機

字體:

  眼下,正值秋季養蠶季節,廣西來賓市忻城縣各地處處呈現摘桑養蠶的繁忙景象。

 忻城縣紅渡鎮現代化桑園示範基地內新建的標準化蠶房。韋娟娟 攝

  9月5日,走進忻城縣紅渡鎮現代化桑園示範基地,眼前連片桑樹鬱鬱蔥蔥,工人們正忙着採摘桑葉。在桑園裏新建的蠶房內,工作人員小心地搬來一箱箱剛孵化不久的3齡小蠶,輕輕地鋪放在消毒好的塑料膜上,撒上切好的新鮮桑葉,10萬隻小蠶便熱鬧地吃了起來。

  工人們正在採摘桑葉。藍春青 攝

  據了解,2022年紅渡鎮8個村、城關鎮4個村共同打造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忻城縣紅渡鎮現代化桑園示範基地。豐産期時,桑園每畝年收2500公斤桑葉,每畝年收入5500元以上。今年6月,依託600畝現代化桑園,該基地積極探索蠶桑共育的新模式,實現桑地、桑葉最大化利用與增值。

  工人正把3齡小蠶鋪放在塑料膜上。韋娟娟 攝

  “6月中旬,紅渡鎮政府幫扶建造蠶房,一共有6棟,佔地面積近2000平方米。”紅渡紅創興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韋建學介紹説,該基地實行循環養殖模式,2棟蠶房專門用於培育小蠶,4棟蠶房用於養殖大蠶,分區管理提高蠶房的利用率,第一批小蠶預計20天以後可以出蠶繭。

  “我們一天最少有30名工人,平時除了管護桑樹、採摘桑葉,還要養殖蠶蟲,每天付工人勞務費100元左右,最忙的時候請過100名工人。”韋建學説,這個基地為周邊群眾提供了很多就業機會,讓大家享受到了家門口産業帶來的紅利。

  近年來,紅渡鎮致力於依靠傳統桑蠶産業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通過流轉閒置土地、盤活固定資産,以“種養分離、各取所需”“土地變資産,桑農變工人”的鄉村振興利益聯合機制,推動種桑養蠶各環節效益最大化,實現村集體、農戶、企業三方互惠共贏。

  2024年以來,該桑園基地累計銷售桑葉60余萬斤,為村集體經濟增收60余萬元,發放勞務費36.7萬元,幫助周邊100余名脫貧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帶動渡江村、六蝶村等5個行政村利用閒置場地實施自主養蠶項目,實現村級集體經濟增收16.4萬元。(韋娟娟 藍春青 藍慧娜)

【糾錯】 【責任編輯:牙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