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桂林山水甲天下”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廣西桂林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取得新突破-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4 09/06 12:47:13
來源:新華網

讓“桂林山水甲天下”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廣西桂林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取得新突破

字體:

  新華網南寧9月6日電(記者農冠斌、田子駿)6日,記者在貫徹落實《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發展規劃》、全力打造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自2023年9月《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發展規劃》獲國務院批復實施、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桂林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風範、廣西特色、桂林經典”的總體思路,推動打造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取得亮眼進展。

游客在廣西桂林市陽朔縣體驗動力滑翔傘(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五個“新”勾勒亮眼成績單

  桂林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楚在發布會上用五個“新”概括了《規劃》批復實施以來,當地取得的新成效。

  第一,“兩個保護”交出新答卷。桂林奮力當好保護漓江、保護桂林山水的“二郎神”。漓江生態環境質量狀況連續三年等級為優,空氣質量優良率改善幅度排全區第三,入選首批國家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一項項新成就引人注目。同時,桂林確定每年的4月25日為“漓江保護日”。

游客在廣西桂林市陽朔縣如意峰觀景(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發(廖祖平 攝)

  第二,文旅融合取得新成效。發揮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優勢,依託湘江戰役紀念館等資源發展紅色旅游,加強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利用,低空旅游、漓江源躺漂等新業態、新玩法層出不窮。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實現旅游總收入分別增長10.6%、12.2%。

  第三,産業發展實現新突破。堅持以産業園區為主戰場,深入實施新一輪工業振興三年行動,做大做強“原字號”“老字號”“新字號”“外字號”四篇文章,發展壯大實體經濟。輸變電産業集群被評為國家級産業集群,新一代信息技術集群、先進裝備製造集群被評為廣西先進製造業集群,高技術製造業佔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21.7%……當地以新質生産力強勁推動高質量發展。

  第四,城市品質得到新提升。堅持山水城市理念,把建築輕輕地放在山水之間,實施一批城市品質提升項目,做到“一磚一瓦都入景,一街一道均成文”。建成“15分鐘社區生活圈”“15分鐘休閒圈”“15分鐘旅游圈”,構建山水人城融為一體的城市格局、主客共享的高品質生活空間,獲得2023年中國人居環境綜合獎。

游客在廣西桂林市陽朔縣遇龍河乘坐竹筏漂流觀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廖祖平 攝)

  第五,開放合作開闢新局面。發揮國家開放窗口的獨特優勢,全方位參與“一帶一路”、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近一年來,新增或恢復桂林至吉隆坡等國際航線5條,近期還將開通桂林至墨爾本洲際航線。建設“桂林旅游大聯盟”,境外游客今年有望恢復至百萬人次。積極融入自治區“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建設,深化與國際國內友城交流。

  三方面苦功夯實建設支撐

  李楚介紹,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是一項前所未有的重大改革,桂林以改革精神推進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重點在以下三個方面發力:

  ——在“兩個保護”上下功夫。李楚認為,桂林山水之美是東方美學的典範,是獨特的,也是不可取代的。“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於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大部署,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打造以漓江為主體的多層級、多節點特色生態廊道網絡,向全世界展示甲天下的山水之秀之奇之美。”

攀岩愛好者在廣西桂林市陽朔縣進行深水抱石。新華社記者 胡星宇 攝

  ——在推動産業振興上下功夫。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一定要有強有力的産業支撐。李楚介紹,桂林將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深入實施新一輪工業振興三年行動,加快構建“433N”現代産業體系、形成“345”空間發展新格局,打造國內重要的智能終端製造、先進裝備製造、生態綠色食品生産基地。深化産業園區改革,承接産業梯度轉移,培育更多專精特新企業,努力把産業園區打造成為創新高地、産業高地、開放高地。

  ——在推動文旅融合上下功夫。桂林一半是山水、一半是人文,推動文旅融合優勢獨具、成效顯著。廣大人民群眾在共建旅游産業中有了更多獲得感,在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最佳旅游鄉村”——龍勝大寨村,2023年戶均“年終獎”超2.5萬元。“我們將推動文化和旅游各領域、多方位、全鏈條深度融合,迭代升級旅游産品和供給模式,打造靈渠、資水丹霞等一批世界級旅游景區和現象級旅游産品。”李楚説。

  以機制創新護航發展

  桂林市委副書記盧新華介紹,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涉及面廣、時間跨度大、工作標準高,需要系統集成謀劃推進。

這是在廣西陽朔縣興坪鎮拍攝的漓江風光(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一方面是創新設立專門機構。盧新華説,桂林立足新形勢新需要,創新設立市委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工作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組建市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促進局,為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提供長效的機構職能保障,實現有專門機構管事、有專屬人員辦事。

  另一方面,制定目標指引。為落實《規劃》關於“建立規劃實施監測評估機制”要求,桂林市牽頭編制了《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發展目標指引(2023—2030年)(第一版)》,旨在探索一套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的目標體系,為評估建設成效提供依據,成為建設工作的科學指南。

  另外,在保護機制上,桂林也探索了不少創新舉措。盧新華介紹,桂林在全國率先建立健全公安系統生態環境保護機制,成立公安局生態環境保護分局、大隊、中隊,落實“一村一輔警”,配備專職生態警察213人、生態輔警1684人,組建“二郎神”民兵分隊,構建起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保護格局。深化“三統四治”改革,打造“數字漓江—智慧執法司法”新模式,“以數字漓江5G融合生態保護利用綜合&&為載體,升級‘星檢漓江保護數字小衛士’線索舉報小程序併入聯動執法&&,群眾通過手機小程序可及時舉報破壞生態的違法行為。” 在文旅品牌打造的模式上,不斷推陳出新。桂林持續做好“文旅+百業”“百業+文旅”文章,激發文旅消費新活力,研學旅游、賽事旅游、旅游演藝、旅游拍攝等新業態層出不窮,“低空+旅游”成為“新寵”。(完)

【糾錯】 【責任編輯:蔣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