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礦區變綠生“金”-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政務信息推廣 > 正文
2024 09/04 11:09:05
來源:廣西日報

廢棄礦區變綠生“金”

字體:

原標題:廢棄礦區變綠生“金”

  時下正值竹筍收割季節,在桂平市木圭鎮金垌村竹海種養專業合作社,村民們正忙着采收竹筍。

  “收筍期會持續到11月,現在每天都有四五十名村民到這來幫忙採筍、製作酸筍,每年支付給村民的工資達200多萬元。”基地負責人李學華説。

  木圭鎮曾經是當地錳礦主産區,開採停止後,留下了廢棄的礦山。近年來,木圭鎮採取政府引導、政策扶持、企業融資、社會力量參與等形式,加強資源整合、招商引資、土地流轉等工作,通過引進工業項目和生態經濟項目,大力推進礦山生態環境修復和土地綜合利用,充分挖掘廢棄礦山的潛在價值。

  2021年,李學華積極響應當地政府的號召,找準市場需求,承包3000畝廢棄礦山種植麻竹。“隨着麻竹不斷生長,現在竹筍年産量2000噸左右,年産值700萬元。”李學華介紹。

  竹林種植迎來生態、經濟效益雙豐收,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也為周邊村民提供了200多個就業崗位。

  “每年竹筍採摘期,我都來這裡幫忙採摘,已經連續三年了,一天能掙300—400元。”村民陳勤笑説。

  如今,木圭鎮不僅在廢棄礦山上發展麻竹種植産業,還將3900多畝土地納入工業園區建設範圍。昔日廢棄礦山正煥發新的生機,生態環境修復也初見成效。(記者周珂 通訊員楊一帆)

【糾錯】 【責任編輯:蔣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