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9月4日電(記者雷嘉興)“池塘裏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長長的尾巴……”在位於湘桂邊界的湖廣小學,教室裏傳來朗朗讀書聲。來自廣西和湖南的孩子們在老師們的帶領下,開啟了新學期的學習。
湖廣小學所在的湖廣新村,是廣西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新華鄉與湖南永州市江華瑤族自治縣濤圩鎮邊界上的一個村子,有着“一村跨兩省(區)、兩省(區)轄一村”的説法。
走進湖廣小學校門,國旗在藍天白雲下迎風飄揚,不遠處的教室寬敞明亮。教室裏,黃忠美正在使用信息化教學設備為學生上課,不時走到學生中間進行一對一輔導。

圖為黃忠美在課堂上教學。新華社發(李斯佳攝)
黃忠美是在湖廣小學任教的廣西籍老師,今年49歲的他已在基層執教20多年。2021年,他被調入湖廣小學任教。“現在學校一共有5名學生,其中廣西籍3人,湖南籍2人,都是瑤族孩子。”黃忠美説,目前學校開設一年級、二年級各一個班,“這所學校解決了邊遠山區低年級孩子的上學問題,學生在這裡讀完二年級後回到各自省區學校繼續讀書。”
2019年到2020年,湖廣小學學生數分別為31個、19個。而近幾年,學生數量已經減少至個位數,這是因為不少孩子去到縣城或跟隨父母到廣東等務工地讀書。
課間休息鈴聲響起,學生們紛紛走出教室,在操場上玩耍,有的踢足球,有的打籃球,歡聲笑語不斷。湖南籍學生莫成忠説:“我在這裡上學很開心,有很多很要好的朋友,一起學習一起玩耍。”

圖為學生們在圖書室閱覽圖書。新華社發(李斯佳攝)
中午,學生們來到食堂準備用餐。“孩子們每天中午都能在食堂吃上可口的營養午餐,而且菜品許多天不重樣。”在湖廣小學任教的湖南籍老師黎微明説,今年57歲的他已在基層執教30多年。
“這裡的孩子非常淳樸可愛,彼此相親相愛,學習成績穩步提升。孩子們在這裡共同學習、成長。”黎微明説,一批又一批師生在這裡共同成長。這裡的教育接力從未間斷,知識與希望的種子不斷播撒,孩子們也從山裏走向山外。
湖廣新村聯合黨支部書記程得亮説,湖廣小學促進了當地教育的發展,讓邊遠地區的基礎教育得到保證,滿足群眾子女的教育需求,讓群眾能夠安居樂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