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你家娃的身高達標了嗎?
隨着我國的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居民身體素質也快速提高。表現尤為突出的就是,如今的兒童身高和體重明顯高於二三十年前的父輩。現在的年輕父母大多數受過良好教育,也願意學習育兒知識,所以很多家長都互相學習、分享育兒知識。結果就出現很多家長對寶寶的身高不滿意,或者確實寶寶身高不達標等情況。那麼,孩子的身高怎樣算是不達標呢?
一、孩子的身高發育特點
一般來説,寶寶身高一直處於身高百分位P3(身高P3特指身高數據的第三百分位數值)以下就需要去看醫生了。此外,若孩子在3歲之前每年的身高增長小於7厘米,在3歲至青春期之前每年的身高增長小於5厘米,以及在青春期時每年身高增長小於6厘米,這就意味着孩子的生長速度較慢,也需要去看醫生了。
有些家長可能會認為自家孩子一直都比同齡人高很多,完全沒有身高焦慮。實際上,如果孩子身高比同齡人高出很多,也有可能是骨齡偏大,有早發育的問題。這種情況下孩子的生長周期會縮短,骨骺提前閉合而停止生長,或者是由於垂體的問題導致。這也需要家長重視。
那麼,孩子的正常身高發育是什麼樣的呢?在嬰幼兒期,即出生後到約1歲左右,孩子的生長速度最為迅速,身高大約能增長約25厘米。而在1歲到3歲期間,身高增長速度會逐漸下降,但仍處於發育的高峰期,總共增長約20厘米。3歲之後,孩子的生長速度會進一步減緩,在青春期之前,每年的身高增幅為5~7厘米。青春期是一個特殊的生長階段。正常情況下,男孩從青春期到骨骺線完全閉合的時候,大約可以增長28~30厘米左右;而女孩則能增高20~25厘米。
二、孩子身高不達標的原因
平時,父母最好定期給孩子測量身高。如果發現孩子每年的身高增長不達標,最好諮詢醫生。
3歲之前:每年身高增長<7厘米;
3歲到青春期之前:每年身高增長<5厘米;
青春期:每年身高增長<6厘米。
有些家長會問:我家孩子身高不達標,這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孩子長不高涉及多種因素,包括遺傳、營養、健康問題等。以下是一些可能導致孩子長不高的常見原因:
1.遺傳因素:身高主要由遺傳基因決定,如果家庭成員普遍身高較矮,孩子可能會受到遺傳影響;
2.營養問題:不良的飲食習慣或缺乏關鍵營養素,如蛋白質、維生素D、鈣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
3.健康問題:某些慢性疾病或代謝問題,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生長激素缺乏等,可能阻礙孩子的身高發育;
4.睡眠不足:睡眠對於兒童的生長髮育至關重要,缺乏充足的睡眠可能影響身高的增長;
5.心理壓力:長期面臨過度的學業壓力、競爭壓力或情緒困擾可能導致身體激素失衡,進而影響身高發育。
三、如何幫助孩子長身高
要想幫助孩子長身高,家長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營養均衡的飲食:提供含有足夠營養的食物,種類要盡可能多樣化:包括蛋白質、鈣和維生素D。對於挑食偏食的孩子,不建議家長強行喂食,而是通過合適的引導和有趣的方式吸引孩子進食,比如利用“食物彩虹”任務讓孩子嘗試吃五顏六色的食物。
2.充足的睡眠:保持穩定的睡眠時間和良好的睡眠質量非常重要。晚上9點到第二天凌晨1點,尤其是晚上11點前後,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早上6點前後的一兩個小時也有分泌高峰。因此,要確保孩子在這兩個時間段獲得充分的深度睡眠。此外,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需要的睡眠時間也有所不同。
3.運動和伸展:適度的運動和伸展對促進身體生長和發育很重要。每天最好進行1小時左右的中等強度以上的運動,每次運動持續20分鐘以上,能出汗就最好了。跑步、跳繩、籃球、足球、羽毛球和游泳等運動都可以進行。但是盡量避免負重運動如舉重、啞鈴和舉沙袋等。
4.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減少孩子的壓力和焦慮。良好的心情有利於生長激素的分泌,有助於身高的增長。家長要多陪伴孩子,少批評,經常與孩子進行交流,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營養、睡眠、運動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細節,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當然,我們也要尊重孩子的生長規律,不要過度追求身高。孩子的健康和快樂才是最重要的,身高只是一個指標而已。家長們不必過於擔心,能夠給孩子提供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就好了。
■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 李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