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獲悉,近日,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技術團隊在西南岩溶國家公園創建區開展綜合科學考察時,在百色和河池地區發現5個植物新種。經團隊解剖觀察及系統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和標本,確認上述物種為從未被描述報道過的蜘蛛抱蛋屬新物種,並於近期將該研究成果在國際植物分類學期刊《Phytotaxa》發表。
據了解,此次發現的5個植物新種分別為龍江蜘蛛抱蛋、紅斑蜘蛛抱蛋、都安蜘蛛抱蛋、雅長蜘蛛抱蛋和多瓣蜘蛛抱蛋。該發現也使廣西蜘蛛抱蛋屬種類從87種增加至92種,進一步證實了該屬種質資源的多樣性。
龍江蜘蛛抱蛋拼版照片。(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供圖)
紅斑蜘蛛抱蛋拼版照片。(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供圖)
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研究員林春蕊介紹,蜘蛛抱蛋屬植物是廣西岩溶地區的特色優勢植物類群之一。此次發現的新物種主要分佈於廣西中西部和西北部的岩溶山地,常喜生於天然林下石槽、石縫、石穴或狹小洼地的蔭蔽或潮濕處,其縱橫交錯的根莖和繁茂密集的鬚根對保持岩溶水土具有顯著作用。
近年來,隨着該屬新種的陸續發現,極大豐富了該屬植物花朵的顏色和形態結構的多樣性。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許為斌介紹,這些蜘蛛抱蛋屬新物種都是狹域分佈的特有物種,為廣西植物區係地理研究以及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岩溶植物多樣性研究提供了新資料,也為岩溶地區荒漠化治理提供了新的素材和思路,具有重要的科研和開發利用價值。
據記載,蜘蛛抱蛋屬植物在全球主要分佈於亞洲東部的熱帶和亞熱帶山地,為亞洲特有屬,是近期被子植物中屬內物種數量增長最快的類群之一。中國是蜘蛛抱蛋屬種類自然分佈最多的國家,現擁有超過該屬一半的種類。(記者 楊馳)
【糾錯】 【責任編輯: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