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脫貧群眾人均純收入連續三年增長超12%-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4 08/03 10:26:22
來源:廣西日報

百色市脫貧群眾人均純收入連續三年增長超12%

字體:

  【原標題】百色市脫貧群眾人均純收入連續三年增長超12%

  一片片肥沃的田野上,瓜果蔬菜長勢旺盛;一間間寬闊的廠房內,搬遷群眾忙着生産;一條條通村暢鄉的道路旁,鳥語花香沁人心脾……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正在百色大地徐徐展開。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前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後,百色市聚焦“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目標,堅決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統籌推進鄉村振興各項工作,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3年多來,百色促進鄉村産業振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等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獲國務院督查激勵;全市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年增長12%以上,實現“兩個高於”目標;鞏固脫貧成果後評估連續三年獲得“綜合評價好”的等次。

  A 幫扶工作不斷檔 跑好振興接力賽

  “土蜂蜜醇潤香甜,入口綿軟細膩,好喝又健康……”在德保縣城關鎮茶亭村,兩盞聚光燈、一張桌子、一部手機等幾樣簡易的裝備組成了茶亭村鄉村直播間。駐村第一書記劉牡丹時常直播推薦當地蜂蜜、西瓜、桂花梨等土特産。

  脫貧攻堅戰取得勝利後,各地鄉村産業都有了一定基礎,但許多優質農産品因為缺乏銷售渠道難以“走出去”。

  “前任第一書記帶領村民發展鷹嘴桃、三華李、西瓜等水果種植和蜜蜂養殖産業,我要把手機這個‘新農具’用好,向外界推介茶亭村的農特産品。”劉牡丹説,她在多個&&註冊茶亭村的賬號,一些農産品通過直播兩三天就可以賣完,在過去可能需要花一年的時間。

  3年多來,百色根據各村(社區)的實際需求和駐村人選的專業、特長、工作經驗等實際情況進行相互匹配,選派3392名幹部駐村。同時,該市開展“以老帶新”交流活動,新老第一書記聚焦基層治理、鄉村振興和群眾工作等重點總結經驗、拓寬思路、尋找方法,傳好駐村工作接力棒,堅持幫扶政策不變、幫扶力度不減。

  百色組建市、縣、鄉、村四級防貧監測預警機構,建立縣、鄉、村、屯“四級網格”,創新推行互助網、比對網、幫扶網防止返貧致貧“三網工作法”,對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制定針對性幫扶措施,防範化解規模性返貧風險。

  “踏上鄉村振興趕考之路,我們堅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全面落實‘四個不摘’要求,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持續提升。”百色市委書記黃汝生&&。

  接過“接力棒”,跑好“接力賽”。百色整合資源、項目、資金向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傾斜,抓好易地搬遷後續扶持工作,持續推進強短板補弱項。如今,該市搬遷群眾與城區居民享有同等的教育、醫療等保障,有勞動力的搬遷家庭實現1戶1人以上就業,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清零。

  B 特色産業規模化 品牌産品身價漲

  清晨的陽光透過樹梢灑在果園裏,右江區隨處可見芒果採摘、收購、運輸的繁忙景象。“今年我的果園産量不錯,有&農、金煌、桂七等品種,預計産量4萬公斤,都被定購完了。”汪甸瑤族鄉塘興村果農黃炳延喜笑顏開。

  凌雲在發展傳統蠶桑産業的基礎上,積極探索蠶桑資源多元化開發利用,以下甲鎮為核心打造連片的萬畝桑蠶現代農業産業示範基地,構建“桑葉喂蠶—蠶繭制絲—桑葚鮮採—桑果制酒—桑枝育菌—桑園造景”全産業鏈,推動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特色産業激發鄉村發展新活力。近年來,百色深入實施産業振興行動,突出抓好芒果、柑橘、蔬菜、油茶、桑蠶5個“百萬畝”工程,打造“百香百色”區域公共品牌,逐步形成芒果、蔬菜、柑橘、桑蠶、油茶等12大特色農業産業。統計數據顯示,全市脫貧戶、監測戶發展特色産業19.27萬戶,覆蓋率97.2%。

  “為釋放品牌引領效應,我們推動實行‘一縣一精品’‘一鄉一品牌’,建立健全‘一縣一品’拳頭産品培育庫,培育打造具有市場認可度的拳頭産品12款。”百香百色品牌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廣政介紹,當前,全市已有68家企業獲認證授權使用區域公用品牌,涵蓋460個農産品種類。

  在品牌培育過程中,百色規劃建設品牌形象體系、産品溯源體系、准入企業管理體系、産品包裝體系等相關標準體系建設工作,加強從田間地頭到餐桌的全過程監管,並通過“品牌+文旅”“品牌+熱點”“品牌+直播”“品牌+創新”等方式,不斷提升品牌曝光度和影響力。通過品牌賦能,百色的優質農産品價格平均提高三成。

  C 零工市場優服務 搭建靈活就業橋

  在隆林各族自治縣,線上零工市場“電子地圖”利用大數據對工種、技術、工作時間等信息篩選匹配,實現“崗位找人”,零工小程序實現勞務雙方實時“掌上”攬活招工,增加企業派單量。“真沒想到,足不出戶就能在手機上快速找到合適的工作。”該縣鶴城新區安置點搬遷群眾羅榮內説。

  零工市場搭建靈活就業橋梁。百色全市共建有零工市場、零工驛站等14個各類靈活就業服務&&,為城鄉勞動者提供家政、蔬果採摘、建築搬運等各類長期、短期就業崗位信息和對接服務。今年以來,14個零工服務&&共發布就業崗位信息21.3萬條,服務勞動者1.49萬人次。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百色深化深百勞務協作開展“春風行動”和“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以及支持龍頭企業推進就業幫扶車間建設、開發公益性崗位等方式,持續穩定擴大就業。據統計,全市有就業幫扶車間451個,吸納脫貧人口就業7881人;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安置上崗4.4萬人。

  如今,小庭院也成為群眾的增收園。西林縣西平鄉八橋村農戶韋鳳澤用自家房前屋後閒置空地種植桂花梨,不僅扮靚了家園,還增加了收入。“不少人春季來賞花拍照,夏季來觀光采摘,村裏人氣越來越旺。”她介紹。

  清除垃圾、栽樹種花、改水改廁……隨着農民收入提高,百色學用“千萬工程”經驗,以多種形式調動群眾積極性,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統籌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紮實推進和美鄉村建設,繪就美好生活新圖景,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凌聰 盧茜 傅秦玲)

【糾錯】 【責任編輯: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