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清晨,在廣西崇左市大新縣欖圩鄉正隆村馱押屯內一處崖壁石洞傳與平日不一樣的聲音,這是雌性冠斑犀鳥開始破巢泥沙掉落到枯枝樹葉的聲響。經過91天的共同孕育與守護,兩隻雛鳥相繼在鳥媽媽的帶領下,勇敢出巢,飛向廣闊新世界。這是這對冠斑犀鳥第6年再次成功在崖壁石洞中完成育雛,它們的孩子在這美好的夏日又要出巢了。
冠斑犀鳥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屬極危物種,主要分佈在雲南南部及廣西南部,其生長繁殖對棲息環境要求極高,在喀斯特崖壁上繁殖更是極為罕見。2020年廣西恩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恩城保護區)完整記錄到冠斑犀鳥在喀斯特崖壁中築巢、繁殖成功及破巢而出的全過程。從2019年至今,這對冠斑犀鳥一直在恩城保護區這處崖壁上築巢繁育,每年繁育出1-2隻幼鳥,如今已是第6年,目前繁育的幼鳥記錄到約為11隻,該種群數量達到13隻。
2018年以來,廣西恩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先後投入300萬元用於社區共建工作,修建了全國第一所專門保護冠斑犀鳥自然學校---鳥咔咔自然學校。同時,開設自然導賞服務、觀鳥攝影、手工藝品製作、五色糯米等鄉村生態旅游産業項目,當地12戶農戶參與社區生態旅游活動,在生態保護和鄉村旅游之間實現“雙贏”。(梁桂花 胡明曉 黃國力 李文華)
【糾錯】 【責任編輯: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