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龍州縣持續實施“致富行動”推進鄉村振興
蔗甜 果香 牛壯
摩拉奶水牛(左)正在啃食青飼料。 黃秀梅/攝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須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全面提高城鄉規劃、建設、治理融合水平,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縮小城鄉差別,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
當前,龍州縣立足建設邊疆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先進縣發展定位,發揮優勢、用活政策、創新思路、大膽探索,構建以種植甘蔗和堅果及養牛為重點的農業布局,持續實施“致富行動”,不斷做大做強做優特色産業,加快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推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
A 種好蔗 四方甜
炎炎夏日,在龍州縣下凍鎮扶倫村出行屯廣闊的甘蔗水肥一體化基地,蔗浪翻滾,甘蔗長勢旺盛。
“甘蔗長得這麼好,全靠安裝了水肥一體化滴灌,供水充足,不受乾旱影響,甘蔗出苗率高,根莖粗壯均勻,産量明顯提高。”基地負責人説,基地約有500畝,上個榨季畝産8.36噸,2024/2025榨季預計畝産10噸左右。
龍州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糖業局局長(兼)梁偉飄介紹,今年該縣甘蔗種植面積54.41萬畝,為降低成本、提高單産,共實施甘蔗水肥一體化項目1.12萬畝,以科技力量促進産業增産、農民增收。
産業興則鄉村興。近年來,該縣大力實施“甘蔗致富”行動,搶抓耕地保護、甘蔗價格上漲等有利時機,推進甘蔗種植增面積、增大戶、增産量、增效益“四增行動”,加快實現糖料蔗種植面積達60萬畝、蔗糖循環産業年産值達60億元的“雙60”目標,蔗糖産業持續發展壯大。2023/2024榨季,全縣種植糖料蔗53.36萬畝,入廠糖料蔗236.15萬噸,增産13.68萬噸,蔗農售蔗總收入12.17億元。
龍州鎮嶺南村大灣屯村民農玉清告訴記者,隨着這幾年甘蔗品種的改良,他家甘蔗産量也有增長,今年初入廠90多噸,較上年增加約20噸。“我們還賣甘蔗尾葉給當地的企業養牛,一年10多噸、收入2000元左右,我用這筆錢來購買化肥等,相當於降低了種植成本。”農玉清補充道,收入逐年增加,好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蔗糖産業是龍州縣重要的支柱産業,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我們着力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下大力氣做大做強蔗糖産業優勢,破解産業發展瓶頸,全力推進蔗糖産業向規模化、集約化、品牌化現代農業發展,實現蔗農增收、糖企增效、産業增值,縮小城鄉差別,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龍州縣委副書記黃麗燕&&。
B 育好果 鄉親富
時下,在水口鎮康寧村谷裏屯的歐家堅果園裏,一串串圓溜溜的澳洲堅果挂滿枝頭,青綠髮亮,一派豐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我家果園大約有40畝,品種主要是澳洲堅果新品種‘桂熱1號’,去年賣鮮果收入超過30萬元。”在2023年第五屆龍州堅果文化節上,種植戶歐加朋以單株堅果樹産果84.13公斤榮獲“堅果王”。
得益於政策支持和種植大戶的帶動,目前康寧村累計種植堅果面積超過3000畝。
“我們縣從2014年起推廣種植堅果,主要以‘桂熱1號’為主,其具有早結、豐産、穩産等特點,出種率高、脂肪含量高、品質優,一級果仁率達99%,投産期畝産值約5000元,豐産期畝産值超過1.2萬元。”龍州縣堅果辦主任何凝福介紹,目前該縣“桂熱1號”種植面積近14萬畝,佔全縣堅果種植面積90%。
據廣西堅果産業協會和龍州縣農業農村局抽查檢測,2023年龍州堅果平均壞果率由2022年的15%下降到5%以內,種植企業抽查最高壞果率僅為4%,達到行業質量標準。
依託龍州堅果以品種好、品控好、品質好三個突出優點,該縣引來三隻松鼠股份有限公司等堅果“領頭羊”企業合作發展産業。2023年9月,龍州種植的“桂熱1號”首次直供三隻松鼠股份有限公司。
近年來,龍州縣依託本地優越的自然資源優勢,圍繞打造全國最大堅果貿易加工交易基地的目標,大力實施“堅果致富”行動,通過構建標準化生産體系、社會化服務體系、質量檢驗監測體系、品牌保護和營銷體系、聯農帶農利益聯結體系“五大體系”,強化政策、科技、管理、招商“四大保障”,因地制宜重點培育堅果等産業,把小産業培育成支柱産業,走出獨具特色的鄉村産業振興之路,有力促進邊境地區農民增收。
2023年,龍州全縣堅果種植面積累計15萬多畝,青果産量達4萬多噸,年産值約4億元,帶動3萬戶種植戶均增收1.6萬元。今年上半年,該縣新種堅果面積6631.6畝。
C 養好牛 産業興
7月18日,記者來到龍州鎮嶺南村大灣屯甘牛生態産業園,一排排水、電、暖等各類設施齊全的牛舍映入眼簾,一頭頭健碩的摩拉奶水牛正咀嚼着草料。
“園裏常年存欄各類肉牛和奶水牛3000多頭,其中奶水牛2000多頭,目前帶胎的有1200多頭。”龍州甘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溫兆軒告訴記者,今年以來,該公司響應政府號召,積極投身於奶水牛養殖示範基地的建設工作,加強對奶水牛養殖“一對一”服務等。當奶牛受孕産犢後,公司根據農戶需求,將受孕産犢後的奶牛回收進行擠奶,按照産奶量支付合作社相應收益。
據悉,該項目作為粵桂協作現代農業産業園重點建設項目,主要通過“政府管建、企業管牛、農戶管養”“企業+村級養殖小區+家庭農場”“買牛還犢”等創新模式,帶動全縣群眾通過養牛增收致富。
龍州鎮百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陸雪香&&,今年4月,該村百農屯奶水牛養殖示範基地從甘牛公司引進30多頭摩拉水牛,由公司負責養殖技術指導等。7月,公司已回購該批水牛,除去所有成本,村集體經濟增收2000元左右。
甘牛公司除了帶動農戶養牛,還通過土地租賃、收儲青飼料、項目收益分紅等聯農帶農機制增加農戶收入。
“龍州縣47個脫貧村村集體每年從公司獲得經營性收益500多萬元,惠及2.6萬名脫貧戶。公司每年收儲甘蔗尾葉6萬噸左右,可為農戶增收1200多萬元。”溫兆軒説,下一步,該公司將加快擴建生態牛棚、有機肥車間,建成集青儲飼料加工、肉牛養殖、數字化擠奶、有機肥生産為一體的生態産業園。
龍州是全國甘蔗優勢産區,有豐富的甘蔗尾葉等秸稈資源,每年産出的甘蔗尾葉等80多萬噸。近年來,該縣積極探索産業發展新模式,大力實施“養牛致富”行動,創新“戶投戶養”“村投戶養”模式養牛,紮實推進“萬牛進農家”項目、奶水牛養殖項目,充分利用甘蔗尾葉及水稻、玉米等農作物秸稈養牛,釋放産業發展的“乘數效應”,實現以“産”富民、以“産”興村。2023年建設150個庭院養牛項目試點,農戶新增養牛3123頭,示範帶動全縣養牛産業在量上實現新突破。今年上半年全縣農戶新增養牛3480頭。
“我們將持續實施養牛致富行動,力爭2024年底全縣發展養牛農戶達1萬戶,帶動農戶每年增收6萬元。”黃麗燕説。(記者 管林華 龍州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周炳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