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把改革推向前進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全區各地廣大幹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
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7月15日至18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勝利召開。全會深入分析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科學謀劃了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
號角吹響,令人心潮澎湃。全區各地廣大幹部群眾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紛紛&&要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決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解放思想、創新求變,向海圖強、開放發展,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把改革推向前進,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
健全發展新質生産力體制機制,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
全會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當前,廣西高質量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期望大好、機遇大好、前景大好。
“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充分利用柳州汽車産業集聚優勢和面向東盟區位優勢,圍繞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現代製造城戰略目標,堅持産業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推進汽車産業高端補鏈、終端延鏈、整體強鏈,打造面向東盟的汽車出口基地,構建汽車産業開放發展新格局,形成更具韌性、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集群。”柳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汽車工業科科長梁煥強説。
“全會對發展新質生産力、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等工作提出要求。”廣西揚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莫金枝&&,將堅持以産業為主導、以人才為支撐、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持續加大科技研發力度,通過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不斷推動傳統養殖業向集約化、標準化、綠色化、數字智能化發展,為貴港乃至全區農業産業現代化貢獻力量。
博白縣委書記、玉林龍潭産業園區黨工委書記孫國梁&&,博白縣和龍潭産業園區是玉林融入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主通道,要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玉林市“1158”目標任務體系,拿出敢開頂風船、敢啃硬骨頭的鬥志,全面深化改革,全力抓好發展要務,着力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推進玉商玉工回歸,為加快推進“33362”工程、奮力衝刺全國百強縣凝聚磅礡力量。
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
全會強調,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 向海圖強、開放發展,是廣西的機遇和優勢,也是廣西的責任和使命。
近年來,南寧市聚焦跨境産業融合發展和“向海圖強”雙向發力,堅持擴大對內開放和對外開放並重,加快實現“貨從南寧走、錢從南寧過、賬在南寧結、數在南寧聚、産業在南寧落地、人才在南寧聚集”。南寧市委政研室(改革辦)主任梁智忠&&,該市將堅持以開放促改革,在擴大以東盟為重點的國際合作中提升開放能力,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快建設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國際化大都市。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研究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並做出系統部署。”峒中海關綜合業務科科長陸宇&&,海關作為銜接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節點,肩負“守國門、促發展”的職責使命,將統籌發展和安全,持續推進“智關強國”行動和“智慧海關”建設,以峒中口岸(含裏火通道)正式啟用為契機,立足實際改革創新,助力防城港市高水平開放,為“邊民富、邊關美、邊境穩、邊防固”貢獻海關力量。
一流的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的核心競爭力。北海市將結合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堅持以改革創新為抓手,以優化服務為保障,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全力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今後我們將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緊迫感紮實做好優化營商環境各項工作,把北海營商環境這塊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北海市營商環境建設局黨組書記朱學軍&&。
“我們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依託口岸區位優勢,完善基礎設施,優化口岸服務,積極推動‘口岸+’工程,促進邊境貿易創新發展,培育多元産業,打造富有特色、充滿活力的沿邊經濟帶,積極申報跨(邊)境經濟合作區、綜合保稅區、B型保稅物流中心等更高級別的開放&&,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加速打造沿邊開發開放升級版。”百色市商務局局長劉軍模介紹説。
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做優做強特色農業産業集群
全會提出,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近年來,廣西立足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資源優勢,持續推進“10+3+N”現代特色産業體系建設,為保障國家重要農産品生産供給、促進我區農民持續穩定增收提供堅實支撐。
“我們深刻認識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歷史意義。”梧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周志東&&,將全面準確把握全會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核心要義,細化實化抓好黨中央、自治區黨委和市委改革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以改革精神推動各項改革任務從“紙面”落到“地面”,寫好改革的“實踐續篇”和“時代新篇”。目前,梧州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不斷深化聯農帶農機制,為梧州六堡茶産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政策保障,正在探索建立“能人+工坊+茶農”模式,以産銷對接、收益分紅等方式促農增收。
一個好的水果品種,可以興一個産業、活一地經濟、富一方百姓。“作為‘欽果9號’百香果原産地,欽州市通過強化産業發展規劃,調結構、抓標準、提品質、創品牌,持續推動‘欽果9號’擴面增量提質。”欽州市水果産業發展中心主任黃海斌&&,該市將結合全會精神,全方位培育開發百香果産業發展新動能,打造全産業鏈産值達50億元産業,推動百香果從“小特産”升級為鄉村振興“大産業”。
對有“桂中糖都”美譽的來賓市而言,穩住糖料蔗産業,才能穩住鄉村振興的“底盤”。認真學習了全會公報,興賓區高安鄉副鄉長丁穎激情滿懷地説:“作為基層幹部,我們要積極引導蔗農採用新技術、新模式開展生産,通過推廣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引導蔗農有效開展科學水肥管理,提高糖料蔗生産能力和單産水平,夯實産業發展的基礎。”
近年來,崇左市大新縣德天村兩委依託地處德天景區的獨特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創造了200多個就業崗位,務工群眾人均月收入超過5000元。“我們將深入學習領會全會精神,以中越德天(板約)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區試運營為契機,把黨員聚攏起來、把群眾組織起來,讓更多邊疆群眾共建共享文旅開放紅利,推動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增效。”德天村黨總支書記麻成武&&。
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全會提出,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事關國家團結統一、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全區各項工作的主線,是新時代壯美廣西的生命線、全區各族人民的幸福線。
“桂林市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依託桂林豐富的旅游優勢資源,在旅游景區景點中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全面加強旅游景區景點基礎設施建設,豐富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文化活動,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説’到游客心裏去,讓桂林旅游成為全國各族游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場域,助推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以中華民族大團結促進中國式現代化。”桂林市民宗委主任戴偉鵬&&。
“近年來,我們着力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政治、物質、思想、社會、法治基礎,全市呈現出經濟增長、民族團結、生態宜居、社會和諧的良好局面。”賀州市民宗委主任向雲&&,該市將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以鞏固提升“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為載體,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把創建工作與廣西東融先行示範區建設、中國式現代化“賀州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努力打造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升級版。
河池市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5.5%,佔比全區最高。“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不斷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在基本民生保障、基本社會服務等方面謀劃部署一批重點改革任務、創新推出一批關鍵改革舉措,積極穩妥開展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政策和防止返貧幫扶政策銜接並軌試點工作,持續完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河池市民政局局長韋雲峰&&。
(統稿記者苑長軍 采寫記者喬曉瑩、駱怡、李家健、周珂、管林華、羅繼梅、鄧盛龍、呂海鋒、陳明桂、梁乾勝、凌聰、藍鋒、吳麗萍、李晟 通訊員黃小潔、曾維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