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願者在愛心驛站裏開展政策宣傳 彭國相 攝
夏季,烈日炎炎,對環衛工人、外賣小哥等戶外勞動者來説無疑更是一場“烤”驗。由廣西崇左市龍州縣總工會牽頭打造的各類戶外勞動者服務點——愛心驛站成為他們辛勤工作間隙的臨時休憩場所和“能量補給站”。
去年以來,龍州縣利用政務服務中心、加油站、銀行、街道、社區等地,已設有愛心驛站12處,均分佈在戶外勞動者較為集中的區域,累計服務戶外勞動者2萬餘人次。其中,龍州縣政務中心“工會愛心驛站”被全國總工會確認為2023年“最美驛站”。
“我們堅持因地制宜,結合戶外勞動者工作的特點,通過建設愛心驛站,切實為廣大戶外勞動者提供冷可取暖、熱可納涼、累可歇腳、臨時避雨和應急充電等服務。”龍州縣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梁春梅説,在驛站的建設過程中,縣總工會統籌資源,打造了一批設施完善、服務周到的愛心驛站,確保服務貼近實際、貼近生活。
“我每天跑單八個小時左右,手機耗電特別快,接單的間隙來到這裡喝口水,給手機充電,真的很方便。”龍州美鼎配送部外賣小哥黃強説,只需打開手機地圖搜索“愛心驛站”,便能迅速定位到最近的站點,而每一次到愛心驛站,都感受到“家一般溫暖”。
在解決戶外勞動者吃飯難、喝水難、休息難、如廁難等基本問題的同時,龍州縣持續推進愛心驛站擴容升級,探索創新“愛心驛站+”多元賦能,推動單一地提供休息應急服務向技能提升服務、日常活動陣地服務等事項拓展,以覆蓋更廣泛的群眾需求,展現更高的服務價值。目前,縣總工會已着手聯動相關部門在驛站增配圖書閱讀、洗漱等功能,同時嘗試在這些地方配備一些運動器材,安排社會化工會工作者不定期組織開展技能交流、關心關愛等活動,並推進愛心驛站實行24小時智能化管理,全力將驛站塑造成群眾所想所盼的“能量補給站”。(彭國相 岑海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