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實施“聯營村企”發展桑蠶産業模式是廣西來賓市忻城縣紅渡鎮近年來抓産業發展的舉措之一。
2023年10月,忻城縣紅渡紅創興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揭牌,標誌着紅渡鎮“聯營村企”取得初步成效。公司採用“黨建引領·能人領辦”的模式,由全鎮12個村(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與能人共同出資成立,註冊資本120萬元,通過寄售農特産品、銷售化肥農藥、承建基礎設施、開發鄉村旅游資源等多種業務,全年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200萬元以上。
“明天我們六蝶村要3000斤桑葉。”“我是古蓬老陸,我們還要1000斤桑葉,明天中午過去拉。”連日來,忻城縣紅渡紅創興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法人、黨員致富帶頭人韋建學的業務手機每天都很繁忙。他介紹,今年紅渡鎮現代化桑園示範基地已銷售桑葉40萬斤,按每斤1.1元計算,總收入44萬元,平時共有50名長期工在基地工作,人均月收入3000元左右,訂單多的時候會請零工,一人一天120元工錢。
蠶繭大豐收。(韋遠芳攝)
企業獲利、農民增收,得益於紅渡鎮實施的“聯營村企”工作模式。紅渡鎮立足傳統桑蠶産業發展實際與紅水河生態優勢資源稟賦,緊抓“東桑西移”機遇,以忻城繭絲綢産業園為核心,因地制宜發展“聯營村企”,通過構建“村集體經濟+公司+示範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實現桑蠶全産業鏈提質增效、轉型升級。2023年全鎮桑蠶産業總産值突破5億元,種桑養蠶收入佔全鎮農業收入的75%以上。
紅渡鎮整合600萬元打造600畝現代化桑園示範基地,採取優質桑種、水肥一體化現代農業灌溉系統與“寬窄行”種植新模式,種植的桑葉病蟲害少、質量高。基地通過&&安排群眾到桑園採摘桑葉、到村委會協助養蠶等方式,帶動周邊200余戶農戶月增收2000元,重點解決了困難群眾務工需求。

忻城縣紅渡鎮六納村標準化桑蠶生産示範基地。(藍春青 攝)
近年來,紅渡鎮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加強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帶動農業農村發展的戰略之舉,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打造特色“多條腿”,跑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加速度”。鼓勵有桑園、有場地、有勞動力的農戶自行種桑養蠶實現增收;安排有桑園但沒有勞動力養蠶的農戶與公司簽訂桑葉采收協議,依靠賣桑葉增收;針對有場地、有人力但沒有桑葉的農戶、合作社、村兩委,鼓勵他們購買桑葉養蠶實現增收。今年4月份以來,渡江村、六蝶村、古房村等6個行政村從紅創興聯營公司購買桑葉,自主發展養蠶項目,每月村集體經濟實現收入1萬元以上。通過“聯營村企”,預計12個村(社區)全年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100萬元以上。
“産業振興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和關鍵。”紅渡鎮黨委書記藍冠説,下一步,紅渡鎮將繼續瞄準鄉村振興重大戰略部署,切實把“村企聯建”“聯營村企”與産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通過發揮基層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帶動村集體增收、村民致富、企業發展,實現村集體、村民、企業三方互惠共贏。(藍春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