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相連 發展相牽——兩廣城市文化和旅游合作聯席會議觀察-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4 06/07 08:52:27
來源:廣西日報

山水相連 發展相牽——兩廣城市文化和旅游合作聯席會議觀察

字體:

【原標題】山水相連 發展相牽——兩廣城市文化和旅游合作聯席會議觀察

  同飲一江水,兩廣一家親。

  5月27—29日,2024年兩廣城市文化和旅游合作聯席會議在崇左舉行。這是兩廣建立完善文旅合作聯席會議機制的第20個年頭。

  多年來,粵桂文化和旅游部門依託兩廣城市文化和旅游合作聯席會議,持續加強溝通合作,通過引導文博交流、支持相互參展、聯動品牌營銷、推動企業合作、加強人才交流等方式,共同書寫文旅高質量發展的華彩篇章。

  如今,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戰略腹地的建設藍圖已鋪開,兩廣城市文化和旅游合作聯席會議將承擔更大的使命,發揮更大的作用,推動粵桂文旅合作邁向新&階。

  積極探索 不斷完善合作機制

  一座座蘑菇造型的房屋,散落在層層疊疊的芭蕉林中。住進這如詩如畫的民宿,透過巨大的落地窗,“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梔子肥”的意境油然而生。

  5月27日,華南地區首個民宿集群——崇左在野宿集,迎來一群特殊的客人。來自廣西、廣東35個城市的150余名文化和旅游部門負責人、企業代表、專家學者,邊走邊看、邊問邊議,共同探討民宿的創新發展。

  這是2024年兩廣城市文化和旅游合作聯席會議期間發生的一幕。這樣的深度對話交流,已持續20年。

  2004年10月,兩廣九市(即廣東的茂名市、湛江市、陽江市、雲浮市,廣西的北海市、欽州市、貴港市、玉林市、防城港市)的代表在茂名市召開首次聯席會,簽署了《兩廣九市區域旅游合作框架協議》,為兩廣區域旅游合作拉開了序幕。

  2006年5月,兩廣九市區域旅游合作(防城港市)聯席會議一致通過了廣西來賓市的加入申請,並將組織名稱修訂為“兩廣十市區域旅游合作聯席會議”。

  隨着兩廣旅游合作不斷推進,雙方決定將“兩廣十市區域旅游合作聯席會議”提升為“兩廣城市旅游合作聯席會議”。2016年12月,首屆兩廣城市旅游合作聯席會議在欽州市召開。會上,兩廣35個城市達成“欽州共識”,決定以打造“珠江—西江黃金旅游帶”為抓手,推動兩省區旅游市場一體化發展。

  2019年,隨着文化和旅游融合步伐加快,組織名稱修改為“兩廣城市文化和旅游合作聯席會議”……

  “兩廣城市旅游合作機制的建立和不斷完善,對兩廣旅游發展起到了有力地推動作用。特別是2016年首次‘兩廣城市旅游合作聯席會議’召開以來,雙方在資源共享、宣傳推廣、游客互送、人才培育、扶貧協作等方面都取得了豐碩成果,兩省區已互為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桂林旅游學院教授蘇會衛説。

  數據顯示,2023年廣西接待廣東游客1.69億人天,同比增長100.6%,佔廣西接待區外游客總量的33.7%。

  地理上的相鄰變成了發展上的相牽,粵桂兩省區文旅在協同發展的大道上攜手共進、並肩前行,為兩地高質量發展注入全新動能。

  因時而動 深入推進雙方合作

  5月29日,正值豐水期的德天跨國瀑布景區,迎來了八方游客。

  來自廣州的方女士首次邂逅中越邊境線上“亞洲第一大跨國大瀑布”,氣勢磅礡的飛流銀練、喀斯特峰叢奇觀、中越邊關的奇山秀水讓她讚不絕口:“瀑布各個角度拍照都很美,還能‘一日游兩國’,這一趟太值了。”

  如今,從廣州乘高鐵到崇左只需4個多小時,早吃竹升面、午嘗簸箕宴、夜宿明仕田園讓廣東游客來得方便、玩得盡興。

  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奕民介紹,在去年兩廣城市文化和旅游合作聯席會議上,兩省區共20家旅行社簽訂“客源互送協議”,依託高鐵、旅游直通車、航空大交通的聯動優勢,進一步助力兩廣城市互聯互通、聯動發展,加快了兩廣城市的市場互通、互相導流。

  今年的城市文化和旅游合作聯席會議以“加強文旅聯動·深化粵桂合作”為主題,從共推精品線路、共拓旅游市場、共塑文旅品牌等方面,進一步拓展合作空間。

  聯席會議上,兩地文旅部門聯合發布並推介了5條粵桂跨省精品線路,包含粵桂山水畫廊之旅(廣州—肇慶—賀州—桂林—柳州)、長壽康養之旅(韶關—清遠—雲浮—賀州—來賓—河池)、濱海自駕之旅(珠海—江門—陽江—茂名—湛江—玉林—北海—欽州—防城港)、邊關秘境之旅(東莞—深圳—南寧—百色—崇左)、嶺南歷史文化研學之旅(南寧—貴港—梧州—肇慶—江門—佛山—廣州)等,涵蓋兩廣各具特色的文旅資源。

  會議期間,兩廣旅游行業協會發布了《共促粵桂旅游發展倡議書》,向兩地旅游企業發出“共塑品牌,提升區域影響”“提升品質,踐行服務承諾”“誠信經營,維護市場秩序”“文明旅游,樹立良好風尚”“豐富供給,激活旅游消費”五大倡議,共促兩地文化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兩廣旅行社還簽署《粵桂兩地研學旅行社合作框架協議》,攜手共推研學旅行線路,共創科普研學新産品,共塑跨省文旅研學大品牌。

  “廣東游客在廣西的主要關注點是名勝古跡與文化、自然山水與鄉村旅游、濱海邊關度假旅游、紅色旅游;廣東最吸引廣西游客的文旅主題包括都市文化、廣府文化、休閒美食等。”桂林旅游學院黨委書記劉迎春&&,“兩地文旅産業具有較高的互補性和巨大的合作潛力。”

  搶抓機遇 謀求未來更大發展

  新的形勢下,如何進一步推進兩廣文旅合作走深走實?

  2024年兩廣城市文化和旅游合作聯席會議上,與會代表圍繞“兩廣城市文化和旅游合作展望”“粵桂文化旅游高質量合作”“文化旅游改革創新”等主題暢所欲言,貢獻了不少金點子。

  華南理工大學旅游發展與規劃院院長吳志才認為,未來粵桂文旅的合作途徑,應走三位一體的路徑,即面(重大戰略對接)、線(合作&&共建)、點(創新領域突破)相結合的道路:“兩廣可圍繞山(嶺南山脈)、江(珠江與西江)、海(濱海)、文(嶺南文化)等方面共建合作&&。粵桂可共建長壽養生旅游聯盟、嶺南文化合作聯盟、鄉村旅游合作聯盟、濱海旅游聯盟等文旅品牌聯盟,進一步提高文旅合作質量。”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加強與周邊旅游城市的合作,提高本地的核心競爭力與旅游整體形象,這種相鄰城市的協調與合作,能讓旅游産品更有深度與厚度。

  “肇慶與賀州、梧州聯合開發推出自然山水、文博探秘、休閒康養、親子研學、歷史風情游、龍母尋根游等多條跨市‘一程多站’、優勢互補的旅游精品線路,努力打造‘粵桂省際旅游精品線路’。”肇慶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肇慶市積極推動“肇—賀”“肇—梧”2條省際“睦鄰廊道”文旅交流與合作,合力推動兩地文旅産業協同發展,取得一定成效。

  “梧州是嶺南文化和粵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是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度假休閒的‘後花園’,具備了與粵港澳大灣區文旅共融發展的良好區位優勢。”梧州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近年來,梧州重點打造獅舞、粵劇、龍母信俗等與粵港澳地區共享的非遺項目,使之成為兩地文化交流的重要對接窗口,為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戰略腹地先行區塑旅彰文、提質賦能。

  “建議廣西不僅要建設‘廣東游客的後花園’,更要升級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旅游戰略腹地’,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旅游縱深地、都市文化輻射地、生態涵養地、宜居康養地。”來自廣西的專家學者也提出不少真知灼見。

  手拉手,一起走。“我們將搶抓粵桂合作新機遇,在推進粵桂畫廊建設、開拓文旅新市場、促進粵桂文化交流、助推文旅賦能鄉村振興等方面加強合作,奮力開創兩廣文旅合作新局面。”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甘霖説。(記者 許丹婷 通訊員 韋江萍 藍志煌)

【糾錯】 【責任編輯: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