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場景融入好風景
靖西市前4月接待游客322.69萬人次,同比增長16.23%

靖西市大力發展夜經濟,優化産品和服務供給,不斷擴展消費場景,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消費。圖為錦繡古鎮夜景。 楊建粟/攝
青山環繞、翠竹婆娑、水清如鏡,夏日的陽光散落在靖西市鵝泉景區的湖面上,泛起點點金光,游客乘着竹筏在水上漫游,享受悠閒時光。“坐在竹筏上,能清楚地看到水中的游魚,在古橋旁打卡拍照,好像在畫中一樣。”5月26日,來自廣東的游客羅立明説,游覽完鵝泉,還要和朋友到舊州景區體驗繡球製作技藝。
靖西這座邊陲小城山清水秀,民俗風情濃郁,擁有通靈大峽谷、鵝泉、舊州等6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和眾多旅游景點。近年來,該市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範區為抓手,打造沉浸式、互動式文旅融合新業態、新場景,結合好風景推出新玩法、新體驗,更好滿足游客日益多元的旅游需求。1—4月,該市接待游客322.69萬人次,同比增長16.23%;旅游總收入34.86億元,同比增長36.23%。
連日來,導游張永權帶着一批又一批的越南游客在龍邦口岸辦完各種相關手續後順利通關,乘坐巴士到靖西各個景區賞山水美景,參與峽谷漂流、休閒騎行、遊船等戶外運動項目。“中國龍邦—越南茶嶺國際性口岸正式開通後,為游客跨境旅游提供了便利,越南游客大多選擇靖西三天兩晚短途游,潮玩新場景受熱捧。”他説。
靖西地處中越邊境,邊境線長152.5公里。該市重點發展龍邦中越邊關風情區、渠洋康養度假區、舊州—鵝泉壯鄉田園風光度假區等5個旅游片區,聯合周邊縣市打造邊關風情旅游帶,推出邊關旅游精品路線,在景區增加露營、音樂會、科技展覽、戶外運動、互動游戲等豐富的潮玩新場景,邊境游、跨境游持續升溫。1—4月,龍邦口岸&&境人員超5萬人次。
新靖鎮舊州街家家戶戶都會製作繡球,繡球懸挂在民房門口,隨風輕輕搖曳,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繡娘潘彩鈴穿針引線,經過手工繡花、填充縫合、組合成型等步驟製作出一個精美的繡球。“一些游客除了拍照打卡,還購買繡球,體驗製作繡球的樂趣。”潘彩鈴介紹,隨着游客增多,繡娘背着娃、繡着花、養着家,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深度參與並充分感受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內涵,正成為越來越多游客的選擇。靖西以游客需求為導向,立足繡球、壯錦、農民畫、提線木偶戲、南路壯劇等非物質文化遺産,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依託壯錦廠、繡蘊坊等開發文創産品,實現傳統技藝和現代創意相結合,發展特色文旅融合産業。目前,全市年産繡球50多萬個,産值近千萬元。
“粵桂協作靖西‘感集’項目由深圳企業與靖西企業聯手打造,項目基本完工,計劃7月正式開放迎客。”靖西卡樂農旅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熊儉介紹,該項目的靖西故事館、美食之窗、濱水文化長廊等區域將發揮主題沉浸式體驗、場景化展銷、風情商旅等功能,全面展示邊城獨特魅力。
夜幕降臨,錦繡古鎮兩旁的商鋪燈火通明,各色地道美食的香氣撲鼻而來,各式民俗表演和文化展示輪番上演。靖西建成以“國際繡球城—龍潭國家濕地公園—繡球體育館—小城故事—錦繡古鎮—旅游集散中心”為核心的新型城市會客廳,深化粵桂協作,打造集“食、游、購、娛、體、展、演”為一體的文旅商業中心,為夜食、夜購、夜游、夜演、夜娛、夜展提供新載體。 (記者/凌聰 實習生/韋雲蔚 通訊員/趙福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