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寧市賓陽縣、玉林市北流市入選自然資源部“農地入市”典型示範案例
近日,自然資源部公布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2023年度典型示範案例,廣西南寧市賓陽縣、玉林市北流市兩個試點地區分別入選用地主體引導有效類、收益分配科學可持續類典型示範案例。
自2023年3月正式啟動深化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工作以來,廣西各試點縣(市、區)穩妥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改革,積極構建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試點工作成效初顯。南寧市賓陽縣堅持市場主導維護各方權益、堅持問題導向主動擔當作為、堅持上下聯動部門協同合力、堅持政府引導市場自主選擇,統籌國有建設用地和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共同保障,巧用入市途徑破解黎塘順宜智茗醫院項目用地難題,成功探索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用於醫療衞生用途,實現了同一項目國有建設用地與集體建設用地互補保障。玉林市北流市立足於保證農民集體在入市和土地徵收中,土地增值收益分享比例大體相當、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從不同用途入市土地所得收益基本均衡,探索制定了土地增值收益調節金差別化徵收體系,&&兼顧國家、集體和個人的收益分配方式,首創“再調節金”和“綜合配套成本區片價”,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實現了農民集體在入市和土地徵收中收益的協同。
下一步,廣西將圍繞建立完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體系,聚焦“九個方面重要問題”,因地制宜推進重點探索和深入探索,建立完善規範有序、流轉順暢、收益共享、監管有力的入市制度和配套政策,推動一定數量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交易,總結一批成功典型案例,努力形成可複製、能推廣的“廣西經驗”。(記者 黎兆齊 通訊員 邱海能 韋紹音)
【糾錯】 【責任編輯: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