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山裏的陽光那麼暖那麼亮——記全國“誠信之星”忻城縣龍利村黨委書記秦遠蓮
5月4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財經頻道播出的“誠信之星”發布儀式上,忻城縣古蓬鎮龍利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秦遠蓮的故事感人至深。秦遠蓮感慨萬分地説:“我只是信守承諾,從沒想過能獲得如此高的榮譽。”十多年來,這名外來媳婦從喪夫失女負債纍纍,到感恩守諾還清所有債務,最後成為帶富鄉鄰的“領頭雁”,並成為全區、全國典型人物,登上了央視的大舞&。
2008年,秦遠蓮從湖南嫁到忻城縣龍利村。儘管大石山區貧瘠,但丈夫的疼愛、孩子的可愛讓她覺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女人。然而造物弄人,2011年年幼的女兒因病離開了她,2016年丈夫也被疾病奪走了生命,留給秦遠蓮的是16萬元的巨債。
“遠蓮你走吧,去找個好人家,債務爸來還。”看著憔悴的兒媳婦,公公心疼地勸她。
“爸,我不走!”秦遠蓮撲通跪在公公面前:“親戚鄉鄰有恩於我們家,債我一定要還清,我要養您一輩子!”
16萬元,對秦遠蓮而言,那是一筆巨大的數額。那時,她覺得忻城的大山是如此昏暗,黑壓壓地橫亙在眼前,讓她喘不過氣來。
為盡快還清債務,秦遠蓮瞄準五黑雞養殖産業。從此,她一心撲在養殖上。三年裏,秦遠蓮沒有給自己添置過一件新衣,她把每一隻雞、甚至每一個雞蛋的收入都用來償還債務。每還一筆錢,哪怕再小她都要登門拜謝。
她的誠實守信、自強不息打動了全村人,20多位親戚朋友債主無一人催促她還錢。村民盧星説:“我借給她家1萬元,遭遇變故後,我跟她説這個錢不用着急還,她説無論兩百、兩千還是兩萬,一定會盡快還清。”
千金一諾。在扶貧幹部和鄉鄰的幫助下,秦遠蓮積極尋找致富門路,發展養殖五黑雞、黑山羊、肉牛等産業。2018年,秦遠蓮苦盡甘來,她養的2000多只雞和兩頭牛仔順利出欄,終於還清了所有債務。
守得雲開見月明。還清債務的那天,秦遠蓮來到丈夫和孩子的墳前大哭一場。“那時,我覺得大山裏的陽光那麼暖,那麼亮。”秦遠蓮説,是幫扶幹部和鄉鄰的支持、幫扶給了自己方向和力量,自己這一輩子就許給了忻城的人家,許給了這座山、這片土地。
於是,感恩報恩成了秦遠蓮後半輩子的又一承諾。
2018年,秦遠蓮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産黨。2021年2月,秦遠蓮被村民們推選為龍利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村裏人早已認定了這位連壯話都不會説的外來媳婦。
秦遠蓮深知重任在肩。她結合自家養殖基地,採取“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由基地提供五黑雞苗、技術,帶動周邊群眾開展養殖。為拓寬增收渠道,她還鑽研種桑養蠶的技術。每每有新的致富途徑,秦遠蓮都是自己先試,取得成功之後再推薦給大家。
“她是一名好村幹、好姐姐。去年我從廣東回鄉後很迷茫,秦書記找到我,手把手教我養殖五黑雞,最後連客源也是她找來的。”村民樊海春説,今年3月家裏就賣了100多只雞,收入1.2萬元。
“我們都願意跟着秦書記幹。”幾年來,龍利村在秦遠蓮帶領下人心齊、門路多、收入高,村集體經濟收入翻了10倍,從9萬元增長到90多萬元。
龍利村村委會副主任樊堅文對記者説,秦遠蓮就像晨曦中大山裏的微光:“她總有使不完的氣力、用不完的精力,跟在她身邊我們也受到感染,總覺得有美好的未來值得我們一起拼搏、奔赴。”(記者 盧彬彬 李晟 通訊員 譚雪蘭 張銀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