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發展激活平樂農業經濟增長新引擎-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政務信息推廣 > 正文
2024 04/30 20:46:36
來源:平樂縣委宣傳部

産業發展激活平樂農業經濟增長新引擎

字體:

平樂青龍鄉偃月山下芋農在種植香芋。

平樂縣平樂鎮高埠村糧蔬輪作基地收割油菜機械化作業現場。

平樂縣沙子鎮萬畝淮山、葛根種植基地上村民春收淮山外運。

平樂縣沙子治平村村民在種植淮山。

  日前,在廣西桂林市平樂縣平樂鎮高埠村千畝糧蔬種植基地上,十余&收割機、運輸車、旋耕機、播種機犁在一望無垠的油菜花田壟上來回穿梭,一邊收割油菜,一邊耕地播種,呈現春收春種的繁忙景象。

  今年以來,平樂縣依託自身資源優勢,積極調整和優化農業産業結構,持續推廣糧蔬輪作、糧飼輪作等多元化的種植模式,規模種植,發展現代農業,有效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鄉村經濟的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種養循環 激活糧蔬輪作

  “春種水稻,夏種玉米苞谷,冬種油菜,三季輪作為公司的規模生豬、山羊提供青貯飼料保障。” 平樂縣大信農牧公司管理員張凱説。

  4月17日,張凱在平樂縣平樂鎮高埠村青貯飼料收穫現場説,目前該公司在該村建立的糧蔬基地(一期)1500余畝;在沙子鎮建成年可出欄肉豬30萬頭和年繁殖可出欄石山羊20000頭養殖場1個。

  今年以來,平樂縣持續推動示範區流轉土地採用“稻+N”輪作模式,使用現代化土壤耕作機械,發展優質稻種植,有效提高種植成活率,降低種植成本,解決農村因人力少而導致部分農田撂荒問題,同時,該縣利用早、晚稻收割後的閒置稻田,接茬種植玉米、雜糧、油菜等作物,加快畜禽糞肥還田、秸稈還田,提升土壤質量,讓“冬閒田”變成“四季田”,實現“一年多季、一田多收”目標,推動現代化循環農業良性發展。

  “村民通過租賃土地,每畝每年可獲租金600元。引進社會資本發展規模經營,通過規模化輪作種植水稻、玉米、油菜花,一年可收穫水稻750噸,玉米2000噸。”高埠村黨支部書記黎元仲説,該村通過“土地流轉、土地租賃、土地託管”模式,通過市場化運營,獲得管理費用,實現村集體經濟增收48萬元。

  特色種植 提升地方品牌

  4月18日,平樂縣青龍鄉偃月山下百畝香芋示範種植基地上,芋農們正在給新近栽種的香芋施肥,期待當年好收成。

  “成立香芋協會以後,整個香芋種植過程都有專業的技術指導,農戶種植香芋的數量、質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平樂青龍香芋協會會長賓祥練介紹説。

  近年來,平樂縣青龍鄉緊緊圍繞“香芋之鄉 文旅小鎮”發展定位,不斷加快香芋産業轉型升級,構建形成一條從種植、加工到“線上+線下”銷售的香芋全産業鏈條。

  該縣通過“線上+線下”模式,搭建“&&熱銷”、“市場直銷”、“訂單購銷”三類銷售渠道,擴大平樂香芋的銷售渠道和知名度,2023年,該縣青龍鄉依託電商&&每天銷售香芋30多噸;依託香芋采收節簽訂香芋購銷合同2500萬元。

  自2021年以來,平樂縣青龍鄉連續三年舉辦香芋節,不斷打響青龍香芋品牌。同時,該縣青龍鄉也積極做好香芋品牌、商標等方面的申報工作,加強與食品深加工企業合作,不斷提升香芋産業價值,走“精細化”、“品牌化”、“專業化”的品牌産業發展道路。該鄉通過引進企業,倡導發展香芋産業,集香芋種植、初加工、銷售等,樹立品牌,實現公司盈利、芋農增收的雙贏。目前,平樂香芋為喜茶、茶百道、奈雪等大品牌提供原産料。

  據統計,2023年,平樂縣青龍鄉種植香芋面積達到6000多畝,年産值近億元。

  發展産業 助農就近增收

  在平樂縣沙子鎮治平村萬畝淮山、葛根種植基地上,村民們正在查看滴灌的保濕度,管護新近栽種的淮山苗。

  “淮山市場常年收購價在6—8元/公斤,主要市場是廣東、福建、湖南、四川、貴州等省(市)”。在淮山採挖現場,來自本地的種植大戶陳月君介紹説,該鎮種植淮山已形成産業化,種植大戶不僅在本地規模種植,部分專業戶走出外省(市)承包大面積土地經營。

  近年來,平樂縣通過整合土地資源,不斷地引進優良品種,鼓勵種植能手和種植大戶從小規模人工種植逐步走向機械化挖坑、無人機噴施農藥、自來水滴灌等半機械化生産,促進了該縣農業産業化發展。

  “挖淮山是論斤計費的,平均每人每天收入在300元”當地的何姓村民説,多年來,當地種植淮山規模種植,在縣內和周邊鄰縣已有採挖淮山、種淮山的專業團隊。

  長期以來,平樂縣立足鄉村地域特徵和農業産業特性,因地制宜發展適宜本地的農村産業,生態農業得到長足發展,葛根和淮山種植主要分佈在該縣沙子鎮和源頭鎮。2023年,平樂縣種植淮山、葛根2.2萬畝,專業種植戶達350多戶,從業人數1600餘人,年人均收入5.2萬元。(蘇桂 文/圖)

【糾錯】 【責任編輯: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