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大舞&開展文明實踐“救”在身邊——送急救知識下基層志願服務活動。(桂平市精神文明辦供圖)
村民積極參與村裏環境衞生整治。(桂平市精神文明辦供圖)
桂平市婦聯開展2023年“家教伴成長 協同育新人”家庭教育宣傳活動。(桂平市精神文明辦供圖)
開展民族特色文藝匯演。(桂平市精神文明辦供圖)
常態化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爭創“星級文明戶”、創建文明村鎮、建設鄉風文明示範村……近年來,廣西桂平市多舉措深化精神文明建設,如今,在潯州大地,一項項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有聲有色,文明之花競相綻放。
志願服務樹新風
4月23日,在南木鎮桂塘村陳容喜家裏,桂平市“陽光家園計劃”殘疾人托養服務項目的志願者們正忙着給他的兒子修剪頭髮,父子倆的臉上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這是該市重點對“一老一小一殘”和留守兒童等困難群體常態化開展的志願服務活動。近年來,桂平市通過紮實推進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工作,加強部門聯動與資源共享,聚焦特殊人群等方式常態化開展政策理論宣講、文化文藝、科學法律普及、醫療健身、扶貧幫困、移風易俗、環境衞生+N等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截至目前,該市誌願者註冊人數30.7萬名,志願團隊831個,發起志願服務項目約1.7萬個。累計組織178個單位與15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開展結對共建活動200余場次。2023年8月,該市推送的《“潯江燈塔”照亮未成年人心靈之路》成功入選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典型案例;同年11月,成功培育了1個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2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示範點。
選樹典型立標杆
近日,自治區教育廳公布2023年廣西“最美鄉村教師”名單,貴港市桂平市金田鎮第三初級中學教師梁俏名列其中。像梁俏一樣,扎根鄉村學校十余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着教師的職責和擔當的還有,榮獲第五屆貴港市道德模範“孝老愛親道德模範”稱號的石龍鎮黃塘小學教師黃超寶;2023年廣西最美家庭楊佐林家庭、覃軍玲家庭等。
為充分發揮選樹典型的示範引領、榜樣帶動作用,桂平市對標“真、善、美”,堅持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不斷深化“種文明”“育文明”“學文明”等系列活動,大力培育、選樹各類先進典型,厚植道德沃土。目前,該市累計獲全國身邊好人榮譽稱號2人、全國最美志願者1人、貴港級以上“道德模範”“百孝之子”榮譽稱號63人。共選樹和表彰桂平市“星級文明戶”2998戶,創建文明村鎮339個。
桂平市精神文明辦副主任謝海芬介紹,目前,新一輪桂平市“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星級文明戶”“百孝之子”推薦評選活動已陸續開展。下一步,將繼續優化文明創建工作,簡化評審評選評獎流程的同時把握好標準,確保典型的先進性,持續強化先進典型引領,讓榜樣效應蔚然成風。
文明鄉風潤民心
在桂平市江口鎮東升村,乾淨整潔的道路、文明宣傳標語、墻繪壁畫隨處可見。“我們已連續4年開展了“廣西三月三”系列活動,今年桂平市‘潮聚三月三·和諧在八桂’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就在我們村的百益屯舉行,活動吸引了近4萬名游客參與游玩。”桂平市江口鎮東升村支書羅永良介紹,自實施網格化管理以來,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風文明、鄉村治理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村民的凝聚力、歸屬感、滿意度也在不斷增強。2023年12月,該村還被列為自治區移風易俗文明實踐點。
近年來,桂平市着力加強農村精神文明教育陣地的建設,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農家書屋、“三館一站”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作用,堅持突出地域和人文特色,探索“千村百館”建設,持續加大移風易俗宣傳力度,把鄉風文明建設與加強鞏固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基層治理等相結合,引領文明新風,形成向上向善的社會風尚。
2023年以來,桂平市累計開展法律、科技、傳統文化講座200多場、公益電影放映活動4600多場、文藝展演497場次。創新宣傳方式編制《桂平市縣鄉長説唱移風易俗》節目,累計開展移風易俗志願服務活動2800場。今年3月27日,該市《大王帶我來“潯”城——農村精神文明法治建設微動漫》《新游記——喜見新村展新風》兩部作品分別榮獲全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微視頻微電影微動漫作品徵集比賽動漫類一等獎、優秀獎。(葉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