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茉莉園內,花農在採摘茉莉花。馬彪攝
花農在花田採摘茉莉花。黃汝德攝
花田裏,茉莉花翠枝搖曳,淡香幽浮,勤勞的花農們踏着晨露採摘致富花;
到了下午,茉莉花交易市場熙熙攘攘,花農攜着一天採摘的茉莉花前來售賣,鮮花交易熱鬧非凡;
當夜幕低垂,星光下,茶企機聲輕鳴、燈火明亮,映襯出工人們辛勤的剪影。
辛勤的汗水與茉莉花香繪就成橫州茉莉花(茶)産業的美麗長卷。
廣西橫州市是中國茉莉之鄉、世界茉莉花都。2023年,橫州茉莉花(茶)綜合品牌價值達222.15億元。
眼下的橫州市,到處是一朵朵雪白的茉莉花點綴“綠色海洋”的景象。在中華茉莉園裏,不少花農頭戴遮陽帽,身披防曬衣,身前係一個小兜,穿梭在花田中挑選顏色潔白、花形飽滿的花朵採摘。
花農宋獻體正忙得不亦樂乎,“家裏種植了5畝茉莉花,今年的茉莉花採摘從4月中旬就已經開始了。昨天摘了30斤花,一共賣了480元。”
宋獻體説,這幾年,政府推動茉莉花産業發展,去年茉莉鮮花最高價的時候賣到了每斤42元。一年下來,家裏的5畝花田能帶來10萬多元收入,比去外面打工強。
據了解,茉莉花已成為橫州的富民産業。近年來,該市深入實施茉莉花提質增效工程,先後參與制定&&茉莉花標準化種植規程等10多項標準,構建茉莉花(茶)産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並通過“政策扶持+”鼓勵當地農戶不斷擴大茉莉花種植規模,&&獎勵扶持政策,對改造、新種的標準連片種植給予獎勵。
此外,橫州市還健全茉莉花種植標準體系,將種植各環節納入標準化管理,為茉莉花提供舒適的生長環境,着力解決粗放式種植效益低、品質不好把控的問題,努力實現茉莉花産量與品質“雙提升”,為茉莉花發展創造更多機遇、贏得更大空間。通過標準化管理,讓茉莉花種植更科學、更綠色、更智慧、更可持續,花期由4個月延長至5個月。去年,全市茉莉花種植面積達13.1萬畝。每畝花田為花農增收2萬元以上,茉莉花(茶)産業綜合總産值達162.9億元,帶動34萬花農致富。
中國·茉莉小鎮茉莉花交易市場。黃汝德攝
4月24日下午5點,位於橫州市校椅鎮石井村的茉莉花交易市場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沉寂了一個冬季的茉莉花交易市場恢復了熱鬧,市場裏不斷響起收花人的吆喝聲。花農們手上提着大袋小袋的茉莉鮮花前來交易,收購商們忙着為花農過秤、算賬、付錢,忙得不亦樂乎。
“自從有了本地交易市場,不僅花農賣花方便了,也吸引更多客商到來,茉莉花的行情一路向好,我們種花、摘花的積極性更高了。”校椅鎮石井村村民李運逸説。
在政府的扶持之下,校椅鎮石井村通過“村村聯建”方式建設了茉莉花交易市場,進一步完善了橫州市農産品物流體系,帶動茉莉花産業鏈的建設、完善。茉莉花交易市場自開業以來,每天吸引校椅鎮等周邊5個鄉鎮的幾千名花農進場交易,在茉莉花産花高峰期,每天的鮮花交易量能達到30萬斤。
“茉莉花剛開始採摘上市,供不應求,市場價格優勢顯著,給花農帶來了一筆不小的收入。”石井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蔡萬洪説,今年茉莉花開市價格偏高,目前,花量雖然還不算大,但茉莉鮮花的最高價格已經達到每斤28元。
橫州茉莉花上市早、花期長、花蕾大、産量高、質量好、香味濃,深受消費者和業界的歡迎。今年橫州茉莉花從4月中旬正式開始交易,北京、山東、四川、陜西等各省的客商紛至沓來,“搶”收新鮮茉莉花,加工今年的頭批茉莉花茶,茉莉鮮花的收購價也不斷走高。
“橫州的茉莉花茶越來越受歡迎,所以大家現在都搶第一批鮮花,趕着制茶。”廣西香茹怡茉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唐萍説,公司主營茉莉花茶代加工、零售、批發、奶茶原料批發、新式茶飲、茉莉食品、茉莉研學等業務,滿足了市場多樣化需求,對茉莉鮮花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
據悉,橫州現有150多家花茶企業。2023年,全市茉莉花鮮花産量達到10.3萬噸,年産茉莉花茶8.1萬噸,茉莉花茶加工産值達到99億元。(蘇寒梅 曾春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