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春天韭菜最鮮美,怎麼吃更營養?
焯水後可涼拌,包韭菜餃子時建議蒸着吃
韭菜的黃酮類化合物總含量較多,常吃對健康有益
春季的韭菜最鮮美,民間有“早春韭菜一束金”的説法,老人常建議要多吃。為什麼春天的韭菜最美味?韭菜怎麼吃更健康呢?今天,廣西國際壯醫醫院壯醫經典病房主任潘明甫跟大家聊聊如何吃韭菜。
■韭菜常用作提鮮增味食材
《本草綱目》中有“韭菜春食則香,夏食則臭”的説法。春天的韭菜為什麼特別鮮美?
潘明甫主任説,春季氣溫回升,雨水充沛,萬物生發。韭菜本為生發植物,遇到合適的氣溫和雨水,生長就特別迅速,葉片細而肥厚,鮮嫩多汁,正是一年中口感最肥美的季節。
韭菜自帶“鮮味”,在中醫上稱為“辛”,這是很多人喜歡吃韭菜的原因之一。韭菜富含呈鮮味氨基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只需加入少許食鹽,就能讓這兩種氨基酸結合生成谷氨酸鈉、天冬氨酸鈉,前者是味精的主要成分,後者有很強的增味提鮮作用,這也是很多人覺得韭菜很鮮美的原因之一。
日常烹飪中,韭菜常被用作提鮮增味食材,比如常見的豬紅韭菜湯、韭菜盒子、韭菜餃子,有的地方還會用韭菜拌麵條,這樣的烹飪方法都能讓美味出彩。
■韭菜有抗氧化、抗炎作用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不喜歡吃韭菜,覺得它“味道有點衝”,怕吃後口腔氣味不好。其實,韭菜這股特殊的味道,正是它有益健康的關鍵。
潘明甫主任介紹,韭菜和蔥蒜氣味類似,都含有相對豐富的含硫化合物、黃酮類化合物、甾體皂苷類化合物等,可以幫助這類“辛香”調味菜抗菌抑菌,還具有抗氧化、抗炎作用。“胃腸道有炎症或有慢性腸炎的人,可以多吃點韭菜。”
相較其他蔬菜而言,韭菜的黃酮類化合物總含量較多,這對現代人來説,對身體健康是相當有益的。
韭菜除了是抗炎、抗氧化作用的天然食物,它的另一個營養優勢在於其β-胡蘿蔔素的含量相對較高。
β-胡蘿蔔素在體內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這對改善因為用眼過度、攝入維生素A不足引起的幹眼症、夜盲症以及皮膚和黏膜的乾燥粗糙,都有所幫助。因為膳食纖維含量比較高,韭菜還有一定的通便作用。
■兩種韭菜營養含量差不多
韭菜通常有兩種,一種葉寬,一種葉窄。不少市民把細葉的叫土韭菜。這兩種韭菜如何選擇?怎麼吃更有營養?
潘明甫主任認為,這兩種韭菜只是口感略有不同,營養含量都差不多,主要看個人喜歡。在烹飪方式上,也是看個人喜歡。“我一般是焯水後加點醬油、辣椒拌着吃,包韭菜餃子時建議蒸着吃,這樣更能鎖住韭菜的營養。”
因為韭菜很容易煮熟,烹飪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它的鮮味就揮發掉了。另外,不建議生吃韭菜,因為春天萬物復蘇,各類蟲子也到了排卵生子的季節,如果清洗不乾淨,吃了附有寄生蟲或蟲卵的韭菜,對身體健康有影響。(記者葉禎 宋延康 通訊員王煜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