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身邊人聊天,談到食物的營養時,會説“四條腿的不如兩條腿的,兩條腿的不如一條腿的”。這裡的“一條腿”,指的就是蘑菇。小小蘑菇真的這麼神奇嗎?它究竟有哪些健康價值?
1
每天一個蘑菇,有哪些好處
1.每天吃蘑菇能防癌
2021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團隊發表在《營養進展》的一項研究發現,食用更多的蘑菇可以降低患癌症的風險。
這項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覆蓋了1966年至2020年發表的17項癌症研究。研究人員分析了19500多名癌症患者的數據,探討了食用蘑菇與癌症風險之間的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每天吃18g蘑菇的人,與不吃蘑菇的人相比,患癌症的風險降低了45%。
目前對蘑菇有助防癌的機制還不太清楚,但是科學家推測可能是因為蘑菇有麥角硫因。蘑菇是麥角硫因重要的膳食來源,麥角硫因是一種獨特而有效的抗氧化劑和細胞保護劑,可能有助於防止氧化應激並降低患癌症的風險(尤其是乳腺癌)。
2.每天吃12g以上,緩解認知衰老
除了防癌作用,經常食用蘑菇可能延緩認知功能的衰老過程 。
在今年1月份,英國雷丁大學的研究團隊在《營養素》(Nutrients)期刊發表研究:每天食用超過12g新鮮蘑菇與多個認知領域的較高分數相關,包括情景記憶、前瞻性記憶、閱讀能力、執行功能和處理速度。
研究結果表明,蘑菇富含膳食纖維(主要是β葡聚糖)、麥角硫因和二萜類化合物等植物化學物質,已被證明可作為抗炎劑有利於降低阿爾茨海默症的風險。
3.長期吃蘑菇,有利於預防肥胖
蘑菇中富含幾丁質。
2023年,美國布法羅大學等機構的科研人員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了一篇重要論文。該研究發現,攝入膳食幾丁質可以對免疫系統産生顯著影響,而這種積極的免疫反應有助於減少體重的增加、降低體脂含量。
所以,長期吃蘑菇,對預防和改善肥胖有一定作用。
除了以上的健康優勢外,蘑菇的營養價值也很高。
2
蘑菇有哪些營養價值
蘑菇屬於蔬菜中的菌菇類,和其他種類的蔬菜不同,蘑菇屬於真菌,而不是植物,在營養上也有一定的區別。
除了上面提到蘑菇裏面的幾丁質有助於減肥外,蘑菇本身的熱量並不高,脂肪含量也低,膳食纖維還豐富。所以只要不油炸、爆炒,蘑菇本身也是有利於減肥的。
不僅如此,蘑菇的突出營養優勢還包括:
1.維生素D
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但大多數天然食物中的維生素D並不高,靠曬太陽讓皮膚合成限制因素太多,因此國人普遍缺乏維生素D。
蘑菇是極少數含有維生素D的天然食物,大多數蘑菇中每100g大約含有不到50IU(IU國際單位,維生素D1μg=40IU),但和每天400IU的需求量相比,還是差得有些遠。不過,給蘑菇“曬太陽”能大大提高裏面維生素D的含量。我們可以在購買後,選擇陽光充足的中午,曬上0.5~2小時,維生素D2的含量就很可能達到400IU以上。
2.B族維生素
蘑菇是B族維生素的良好來源,B族維生素對於能量代謝、細胞的生長等基礎生命活動都至關重要。
蘑菇中的維生素B2、煙酸、泛酸和葉酸含量較高。舉例來説,每100g鮮蘑菇中,維生素B2的含量為0.35mg,煙酸含量更是高達4.0mg;而鮮草菇同樣每100g含有0.34mg的維生素B2和8.0mg的煙酸。以B族維生素含量突出的粗雜糧為例,每100g玉米的維生素B2為0.11mg,煙酸為1.8mg,比鮮蘑菇和草菇都要低不少。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蘑菇是以幹製品的形式出現在市場上,雖然它們的營養素含量確實很高,但由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食用量並不大,並且在烹調前需要水發處理,這一過程中水溶性營養素的損失也相對較大,這就使得實際攝入的營養打了折扣。
因此,在享受這些美味食品的同時,我們也需要關注到營養素的流失問題,以便更科學地規劃飲食。
3.鉀
蘑菇中的鉀含量確實相當可觀。每100克新鮮蘑菇中的鉀含量普遍在數百毫克至一千毫克之間,但不同品種的蘑菇,鉀含量差別較大。
舉例來説,口蘑每100克含有高達3106毫克的鉀,這一數值在蘑菇類食材中相當突出,也是所有天然食物中鉀含量最高的。而我們平時經常吃的鮮香菇,每100g裏只有20mg,別説是在蘑菇界墊底,在整個蔬菜界也排在後面。
整體來説,大部分蘑菇的鉀含量還是很“抗打”的。因此,對於那些需要補充鉀元素的人來説,蘑菇無疑是一個優質且豐富的來源。
3
健康優等生,烹調也是一絕
蘑菇最大的特點,就是“鮮”。
蘑菇的鮮,一方面是來自氨基酸。在蘑菇中,主要的氨基酸包括谷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等。其中,谷氨酸是一種重要的氨基酸,具有增強味覺的作用,使食物味道更加濃郁,可以參考味精的成分“谷氨酸鈉”。
另一方面,蘑菇中還含有呈味核苷酸,這類成分能夠與氨基酸相互發生作用,共同增強食物的鮮味。同時,蘑菇中的糖類、有機酸等其他呈味物質,也能與味蕾結合,進一步豐富食物的味道。
不同的蘑菇,在口感和形態上有一定的差異,所以適合的烹調方式也不一樣。市面上常見的蘑菇包括:
在烹調時要注意時間和火候,如果烹調時間過長,蘑菇的口感可能會不再鮮嫩,營養也會有更多的損失。火候要適中,避免炒焦或煮爛。
4
吃蘑菇這3點要注意
蘑菇雖好,但在食用時一定要小心,以免變健康為“威脅”。
1.務必警惕陌生菌菇,切勿輕易嘗試
每年因誤食野生毒菌而導致中毒的案例屢見不鮮。最穩妥的做法是,路邊的菌菇切勿隨意採摘,更不可貿然食用。盡量在超市或市場,購買常見的蘑菇品種。
2.久泡的蘑菇不要吃
蘑菇泡的時間過長會導致營養流失。蘑菇的B族維生素等水溶性維生素長時間浸泡會逐漸溶解在水中,導致蘑菇的營養價值降低。
其次,蘑菇蛋白質豐富,泡久了容易滋生微生物。蘑菇在長時間的濕潤環境下,表面的潮濕為其提供了細菌滋生的有利條件。特別是當環境溫度較高時,細菌繁殖更為迅速,可能導致蘑菇變質甚至發黴。食用這樣的蘑菇可能會引起噁心、嘔吐、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狀,對身體健康造成威脅。
3.痛風急性發病期,吃蘑菇要謹慎
蘑菇裏面的嘌呤會在體內轉化成尿酸,加劇高尿酸血症或痛風患者的症狀。根據嘌呤含量的不同,蘑菇分為3個等級。在痛風發作期,不吃高嘌呤的食物,盡量少吃中嘌呤的食物,可以適當吃低嘌呤的食物。
來源:科普中國
作者:李純 國家註冊營養師
審核:阮光鋒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