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飛揚“三月三” 五彩斑斕看非遺-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4 04/09 10:01:38
來源:南寧日報

歌舞飛揚“三月三” 五彩斑斕看非遺

字體:

【原標題】非遺在身邊 文化共傳承 歌舞飛揚“三月三” 五彩斑斕看非遺

  非物質文化遺産簡稱“非遺”,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為其文化遺産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為了讓非遺活起來用起來傳下去,《老友南寧 文旅周刊》特別推出“非遺在身邊文化共傳承”專題,介紹大家身邊的非遺項目,讓越來越多的人走近非遺、了解非遺、愛上非遺。

  每年的農歷三月三,廣西到處都是歌舞的海洋。在這一天,廣西人民會呼朋喚友,唱山歌、看鬥牛、品美食、遊美景、賞民俗,舉行各種各樣精彩紛呈的文化旅遊節慶活動,為八方賓客奉上規模盛大、全民歡慶、風情濃鬱的饕餮盛宴。在即將到來的“三月三”,有不少民俗及相關活動是非遺項目。本期將向大家介紹一些與“三月三”有關的非遺。

  ●壯族三月三(2014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壯族三月三”傳承自上巳節,在長期的發展中融合當地民族民俗文化,尤其是歌圩文化,演化而成當地的一個盛大民俗節慶活動。

  “壯族三月三”在南寧市皆有流傳,武鳴區尤為隆重,馬頭、羅波、兩江等鄉鎮的“三月三”節慶活動更是熱鬧非凡。節慶期間,各家各戶制作五色糯米飯、糍粑等,殺雞宰豬,祭祀祖先、抬祖神巡遊、吹奏八音,舉辦大型歌圩對歌娛神、“倚歌擇配”,並舉行搶花炮、拋繡球、唱大戲、碰彩蛋、放河燈等活動。“壯族三月三”是壯族婚姻文化(對歌擇偶習俗)、民間信仰、風俗習慣的集中體現,具有重要文化價值。

  今年,南寧市將繼續傳承和弘揚“三月三”傳統文化,舉辦“大地飛歌”“民歌一條街”“綠城歌臺”等民歌主題活動,用活動喚醒民俗記憶,借文化凝聚傳承的力量。此外,還舉辦中國—東盟(南寧)非物質文化遺産周、中國—東盟(南寧)國際傳統舞龍邀請賽、國潮雅集等活動,讓市民遊客近距離感受舞龍舞獅、拋繡球、跳竹竿舞、搶花炮等特色民俗,體驗南寧獨具特色的文化魅力。

  ●壯族三聲部民歌(2008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壯族三聲部民歌”流傳于南寧市馬山縣加方鄉、古零鎮、古寨鄉、裏當鄉,是一項歷史悠久的壯族民間傳統音樂。

  “壯族三聲部民歌”被稱作壯族民歌的“活化石”,常唱的有蠻歡、卜列歡、加方歡、結歡等調。其結構有三個聲部,第一聲部和第二聲部具有獨立音調,第三聲部陪襯和聲。三個聲部都能突出和豐富主旋律,聲部間互相協調,音調柔和,風格統一。歌詞一般是五字四句和五三五言六句式,有嚴格的腰腳韻。“壯族三聲部民歌”主要傳唱于壯族社會的生活生産、交往娛樂、戀愛等過程中。

  近年來,“壯族三聲部民歌”多次參加區內外展演,還到過埃及、芬蘭、阿曼、日本、奧地利等十幾個國家進行表演,深受觀眾的喜愛。

  ●壯族搶花炮(2021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搶花炮主要流行于桂、黔、滇、湘、粵等地的壯族、侗族、仫佬族、瑤族聚居區,是一項民間傳統體育活動。南寧市邕寧區一帶素有搶花炮的傳統,中和鎮孫頭坡和施靈村通常在二月初二舉行搶花炮活動,而蒲廟鎮的梁村、州同村等則常在三月初三舉行。

  壯族搶花炮包括還炮、遊炮、搶炮、接炮、送炮、養炮6個環節,搶炮是整個活動的高潮。在空曠的田野裏,特制的送炮器將花炮轟至空中,落下時搶炮者奮力爭搶。搶到花炮並“過關斬將”送到指定地點者,便是花炮奪得者,稱為“炮頭”。“炮頭”不但可獲得獎品,還可取得組織來年搶花炮活動的“特權”。同時,需在來年準備同樣的獎品,獎勵給新一任“炮頭”。人們以搶得“炮頭”為榮,寓意迎來好兆頭。

  ●壯族歌圩(2006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歌圩”是壯族群眾在特定時間、地點舉行的節日性聚會歌唱活動形式,壯語稱為“圩歡”“圩逢”“籠峒”“窩坡”等,源于氏族部落時代祭祀性的歌舞活動。

  “壯族歌圩”舉辦時間主要在春、秋兩季。春季歌圩以三四月間為最盛,三月初三舉辦的次數最多;秋季歌圩集中于農歷八九月,尤以中秋節為最佳日期。歌圩以青年男女倚歌擇配和賽歌賞歌為核心內容,同時兼有戲劇、曲藝、體育等文化娛樂活動和民間文化。從歌謠的內容考察,涉及天文、地理、歷史、科技、哲學、倫理道德、藝術等領域。目前,南寧市以民俗活動為載體在全市范圍內定期舉辦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三月三”、橫州市雲表壯族歌圩等活動。

  ●壯族五色糯米飯(2010年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五色糯米飯也稱為“烏飯”,是壯族的傳統風味小吃,因糯米飯呈紅、紫、黃、黑、白五色而得名。壯族五色糯米飯制作技藝源于壯族傳統農耕社會生産生活,依托“三月三”、清明節等民間節慶習俗,並以此為載體傳承至今。

  壯族五色糯米飯制作原料,由香糯米及紅蘭草、紫蘭藤、梔子、楓樹葉等天然植物組成。“五色”為紅、紫、黃、黑、白,前四種顏色由四種植物汁液加工而成,後一種為糯米本身顏色,即白色。制作過程涵蓋取料、取汁、浸泡、蒸煮、盛裝等工序。壯族五色糯米飯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群眾性、綜合性等特徵,兼具生活實用、藥用、社會民俗及經濟價值。長期以來,在壯族民眾的生産生活中影響深遠,並形成了極具知名度的市場品牌。

  五色糯米飯不僅是“三月三”必不可少的美食,更是藏在幸福裏的味道。“三月三”正值春耕好時節,制作五色糯米飯不僅蘊含著人們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美好期望,也寓意著一家人的生活幸福美好。

  ●壯族打扁擔(2010年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打扁擔源于“打舂堂”,是流行于南寧市馬山縣、上林縣以及河池市都安縣部分壯族鄉村的一種民間舞蹈。其打法輕盈靈巧,節拍緊湊,高下疾徐,自成聲調。

  “打舂堂”最初由木槽、木杵等道具相互敲打,故稱“打榔”,後以輕靈的木板或長凳、扁擔替代,遂得名“打扁擔”。每年正月初一至元宵節和“三月三”期間舉行表演。人們通過打扁擔,模擬耙田、插秧、戽水、收割、打谷、舂米等農事活動的姿勢動作,預祝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畜安康、世事太平。

  打扁擔主要反映壯族人民從種到收的勞動過程。表演時,每人手執一根扁擔,模擬勞動動作,進行上下左右、站立下蹲、轉身跳躍等互相敲擊,有時配合“咳咳”呼聲,場面緊湊,氣氛熱烈,具有強身健體和娛樂作用。

  ●隆安壯族獅舞(2018年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隆安壯族獅舞是主要用于節令慶典的一種傳統舞蹈。舞蹈展現了民眾的陽剛振奮之氣及歡欣愉悅之情,為節慶營造熱鬧喜慶的氛圍。

  隆安壯族獅舞的基本動作有愕、怕、喜、爬、蹲、退、滾等,配合柔順、活潑、靈巧、神採、愉快、輕盈的步法,其眼、嘴、耳均會開動。此種技術重于撲、跌、翻、滾、跳躍、搔癢等動作。在漫長的傳承過程中,隆安壯族獅舞不斷突破南獅傳統技法,集南獅、北獅精粹,打造“金獅上刀山”“雙獅上金山”“天壇蓮花臺”等極富地方民族特色的代表性節目,整個表演新穎、獨特、驚險、刺激,廣受觀眾喜愛。(記者 莫嵐遠)

【糾錯】 【責任編輯: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