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各地景區發展新業態,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講述紅色故事、傳遞愛國情懷 廣西紅色旅游“圈粉”青少年
今年清明假期,廣西掀起紅色旅游熱潮,各地紅色文化景區景點成為游客致敬革命英雄、傳承紅色血脈的打卡地。其游客群呈現出年輕化的特點,“90後”“00後”成為紅色旅游的新生力量。
廣西各地掀起紅色旅游熱潮
4月7日,記者從廣西文化和旅游廳了解到,紅色文化旅游活動成為假日文化旅游市場新常態。今年清明假日期間,廣西各地紛紛推出紅色旅游主題線路,各地紅色文化景區景點成為游客致敬革命英雄、傳承紅色血脈的“打卡地”。
緬懷先烈憶初心。除了賞花踏青,游客們也越來越注重地方特色文化的體驗。如廣西壯族自治區烈士陵園、桂林全州湘江戰役紀念館、百色起義紀念園等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吸引眾多游客參加雲端數字展、語音講解、雲祭掃等活動。
南寧鄧穎超紀念館開展“鮮花敬偉人”現場獻花活動、“遙寄思念”線上獻花蓋章活動、“雲抒思念”打卡參觀送卡紙以及免費講解活動,讓市民游客在紅色文化的浸潤中回顧歷史、緬懷先烈;南寧市博物館組織開展“清明憶忠魂”主題系列活動,市民游客通過獻花、蓋章的形式向革命英雄表達敬仰與追思之情。
傳遞愛國情懷,游客群體年輕化
近年來,紅色旅游客群呈現年輕化的特點,“90後”“00後”……年輕游客成為廣西紅色旅游市場的核心群體。
4月5日,家住西鄉塘區的市民林女士帶着7歲的女兒來到鄧穎超紀念館,追尋“南寧女兒”的足跡,並參加“鮮花敬偉人”現場獻花等活動。林女士説,清明不僅是節氣也是節日,在紅色文化的浸潤中回顧歷史、緬懷先烈,讓孩子了解英雄人物的故事,增強愛國情懷。
今年清明假期,類似的畫面在鄧穎超紀念館隨處可見。這些結伴而來的年輕人或與父母同行的孩子,他們認真聆聽先輩故事,緬懷革命先烈。
4月7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鄧穎超紀念館看到,儘管已經收假,仍有許多市民和游客前來參觀。其中,有幾名高二的學生邊認真參觀邊拍圖拍視頻。他們告訴記者,這是一項有意義的課外活動,他們打算把參觀的視頻剪輯好,回到學校與同學分享。
記者還了解到,清明假期期間,不少游客帶着孩子自發前往人民公園、烈士陵園、南湖公園等具有愛國主義教育意義的地點,為革命烈士敬獻鮮花、默哀行禮。
“紅色旅游+”釋放市場新活力
廣袤八桂大地,有如畫美景和多彩民俗,更是遍佈紅色記憶。按照“紅+古”“紅+綠”等融合發展理念,廣西積極拓展“紅色旅游+”,不少紅色景區也在探尋紅色旅游和年輕游客的契合點,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講述紅色故事、傳遞革命精神。
近年來,南寧市以各具特色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黨史學習教育基地為依託,開展紅色旅游研學,推出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南寧崑崙關風景區—鄧穎超紀念館—冬泳亭—雷經天故居、雷沛鴻故居—南寧博物館(南寧兵變主題館)—林景雲故居,讓更多的青少年感悟革命精神和家國情懷。
記者了解到,《廣西“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提出,依託紅色旅游景區景點及場館,新建和提升一批廉潔文化教育基地,策劃一批“紅+廉”文化教育和研學線路,推動“紅+廉”融合發展。促進紅色旅游與鄉村旅游、研學旅游、生態旅游融合發展,培育一批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範區。
未來,“紅色旅游+”仍然是廣西紅色旅游發展的主旋律。廣西將進一步鼓勵各地大力發展“紅色+綠色”“紅色+鄉村”“紅色+研學”“紅色+科技”等旅游新業態,不斷推出紅色旅游與生態旅游、民俗旅游、研學旅游、鄉村旅游等深度融合、相得益彰的高質量産品和線路。(記者 趙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