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江鎮:千畝“冬閒田” 結滿“黃金豆”-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政務信息推廣 > 正文
2024 04/02 20:49:25
來源:來賓日報

良江鎮:千畝“冬閒田” 結滿“黃金豆”

字體:

  【原標題】良江鎮:千畝“冬閒田” 結滿“黃金豆”

機械采收馬鈴薯。(盤攝波 攝)

  3月27日,在良江鎮良江社區小良村“旱改水”項目農田裏,收穫機來回穿梭,光滑飽滿、金黃鮮嫩的土豆鋪滿田壟,工人們忙着分揀、裝筐、打包,現場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我們公司在小良村種植了1500畝馬鈴薯,現在到收穫的季節了,以機械采收為主、人工助撿為輔,一天可采收70噸。”來賓市水庫利民産業公司副總經理黃團説。

  “我來這裡做工5天了,一天收入大約80元,在家門口務工很方便。”小良村村民陸女士説。

  此前,小良村農村合作社種植兩季水稻後就將土地閒置,如今有企業承包冬季撂空的土地,讓村民既能獲得一筆租地補貼,還能得到就業機會,真正讓“冬閒田”變“增收田”。

  據介紹,小良村“旱改水”片區的桂中治旱水渠和縱橫交錯的交通網絡基礎設施是吸引企業承包土地的前提條件,加上氣候溫暖、土質松軟,為馬鈴薯種植、灌溉、生長和管護提供了良好條件,從種植到收穫僅需120天左右,投入的時間成本較少。去年11月,該公司在“旱改水”項目農田首次探索水旱輪種模式,在小良村種植馬鈴薯1500余畝。為保證産量,公司還聘請內蒙古專家團隊全程提供技術指導,不定期邀請廣西農科院的專家到地頭調研指導。該公司從3月22日開始采收馬鈴薯,預計4月底采收完,總産量約750萬斤,每公斤售價2元左右,總産值約750萬元,主要銷往廣東、山東、越南等地。接下來,該公司計劃繼續在這裡流轉更多的土地,加大發展馬鈴薯種植業,不斷拓寬産業發展道路。

  近年來,良江鎮積極推進“旱改水”項目建設,將低窪旱地、低産旱田、不平整旱地提質升級,改造成為“田成方、路相通、可灌溉”的高産優質水田,並且改變了原有的耕作習性,由原來只能種植旱作物變為水生作物和旱作物輪種,大大提高了土地産出率,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奠定了紮實基礎。目前,良江鎮“旱改水”土地有2萬多畝,吸引不少企業承包經營,現已承包8000多畝。(韋曉 何玲玲 覃方麗)

【糾錯】 【責任編輯: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