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四強四抓”優産業 聯農帶農促增收-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政務信息推廣 > 正文
2024 03/25 15:35:35
來源:右江日報

西林:“四強四抓”優産業 聯農帶農促增收

字體:

  【原標題】西林:“四強四抓”優産業 聯農帶農促增收

  近年來,西林縣立足生態資源優勢,做好精準定位、轉型升級、融合發展“三篇文章”,做優特色産業促農增收。2023年,全縣以沙糖桔為主的柑橘類種植面積達21.18萬畝,産量達49.25萬噸,年産值約12億元。全縣農民人均種植柑橘達1畝以上,實現人均增收3685元。

  強化項目支持,抓好品種調優,夯實富農基礎。完善配套設施。2021年以來,共投入銜接資金26.19億元,實施産業配套設施、品種調優、以獎代補、脫貧人口貸款貼息等項目294個,夯實産業發展基礎,調動群眾發展産業的積極性。調優品種結構。2021年以來,累計投入資金828.66萬元,對符合高接換種嫁接技術標準的果園給予650元至1000元/畝的補助,完成金秋沙糖桔高位嫁接1.01萬畝、引種0.51萬畝,2023年率先引種“川津5號”約450畝,較普通沙糖桔提前3個月上市,實現錯峰銷售。創建示範園區。成功創建2000畝相對連片的綠色高質高效柑橘産業示範區,獲“國家綠色高質高效水果(柑橘)示範縣”稱號。目前,成功創建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17個,其中自治區級2個、縣級2個、鄉(鎮)級13個,實現縣有示範區、鄉(鎮)有示範園、村有示範點的目標,示範帶動全縣柑橘質量和效益全面提升。

  強化技術支撐,抓好品質提升,帶農標準化種植。聘請專家開展培訓。聘請基層農技員30名、土專家8名,對全縣44個脫貧村新型經營主體、脫貧戶開展種養技術培訓,受益脫貧人口6751人次。推廣綠色高質高效技術。實施沙糖桔綠色高質高效示範創建項目,推廣運用太陽能誘蟲燈、黃板、誘蟲瓶等綠色防控措施,從根源上遏制黃龍病,提高優果率,全縣水果産品63%以上認定為綠色A級産品。建立“綠領人才”培訓基地。創辦綠領人才學校,推行“雙線”教學,建立“雙師”團隊,對大學生、創業精英、致富能手開展普惠制實用型技術培訓及網絡課堂建設,帶動周邊群眾提升産業管護水平。

  強化品牌打造,抓好營銷宣傳,幫農打通銷售渠道。打造地理標誌産品形象。推廣地理標誌産品標準化生産技術,西林沙糖桔在全區率先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認證,獲評“廣西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入選第三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名錄、“出口備案”證明等榮譽。抓好産品認證管理。發揮農産品“三品一標” 在産品端的帶動作用,推進“圳品”建設,以供深標準産品推動産業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獲自治區認證的沙糖桔類無公害産品數10個、綠色食品認證産品數28個、供圳基地5個,“圳品”認證4個,“三品一標”認證産品總數53個。開展營銷宣傳推介。利用西林縣沙糖桔産業、茶葉産業文化展示活動,每年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大中城市舉辦品牌推介會,通過“快手”“抖音”等新興主流媒體直播帶貨,開展“千年句町·九香西林”宣傳活動月,推介本地産品。組織農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開展電商營銷,構建縣、鄉、村三級寄遞物流體系,幫助果農打通銷售渠道。

  強化鏈式發展,抓好産業融合,多渠道促農增收。培育龍頭企業引領。推行“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培育泰源果業公司為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公司每年收購農戶沙糖桔約3.5萬噸,提供就業崗位600余個,吸納勞動力就業1000餘人次,實現戶均增收8100元以上。扶持專業大戶帶動。通過“桂惠貸”“富民貸”、政策性農業保險等政策扶持柑橘種植專業大戶發展壯大産業。種植大戶在柑橘施肥、噴藥和採摘環節聘請零工,每年吸納周邊富餘勞動力靈活就業1.2萬人次。打造農文旅融合發展示範點。主打普合新豐村果旅融合休閒示範園、那勞宮保府和風情島、馬蚌休閒垂釣、句町田園綜合體等鄉村特色農文旅基地,發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游、生態康養、村居民宿等新業態,開拓水果種植産業聯動的山水田園、農業科普、節慶休閒等經營模式,拓寬農民收入渠道。(韋相妹 韋文妮)

【糾錯】 【責任編輯: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