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紅色文化研學“春之旅”收官-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政務信息推廣 > 正文
2024 03/23 09:55:05
來源:桂林市委宣傳部

桂林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紅色文化研學“春之旅”收官

字體:

  從龍勝樂江鎮江口村的紅軍鼓樓、紅武亭,到資源的中國工農紅軍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臨時會議舊址油榨坪公堂;從“桂林經典”龍脊梯田到車田石山底龍洞峽......3月20日至21日,桂林市委宣傳部組織桂北六縣宣傳部、新聞媒體、自媒體、旅行社負責人等,前往龍勝各族自治縣、資源縣開展桂林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紅色文化研學“春之旅”活動。

  據了解,本次活動以“紅色+”研學旅游“春之旅”為主題,是桂林市繼春節前推出桂林紅色文化研學“冬之旅”精品路線後,又一次深入挖掘以湘江戰役歷史為核心的紅色文化和旅游資源,提高湘江戰役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探索嘗試。

  賡續紅色血脈 把黨史故事講活講深

  紅軍打勝仗,人民是靠山。這是“春之旅”研學團在兩天線路考察中最深的感觸。

  考察首站,研學團來到了龍勝樂江鎮江口村。當地留下了紅軍烈士墓、紅軍鼓樓、紅軍橋、紅武亭等長征紀念設施,也在侗族群眾當中留下了口口相傳的軍民魚水情故事。其中,在小糧倉遺址發生的“救糧”故事,引起了研學團員們的強烈共鳴。

  “聽完講解員介紹,我感受到了面對困難和危險的時候,軍民團結一心,共克時艱的這種深厚感情。”研學團成員陳梓説,回去後,她將用自己的視角,將這些遺址舊址以歷史小故事的形式呈現給更多人。“特別希望我們的年輕人能從中了解到紅軍走過廣西留下的歷史痕跡。”

  一路東行,研學團來到了資源縣中峰鄉油榨坪。研學團成員跟隨講解員一路走過紅軍樟、紅軍半邊街、中國工農紅軍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臨時會議舊址油榨坪公堂、油榨坪老街連心橋等紅軍長征紀念設施,詳細了解革命遺址遺存中的故事,並進行記錄和創作。

  將紅色資源“串珠成鏈” 讓“紅色寶藏”煥發時代光彩

  本次“春之旅”研學活動選擇的龍勝——資源這條線路,同屬於灌陽縣、全州縣、興安縣線路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廣西段紅軍長征文化廊道。

  桂林紅軍長征湘江戰役文化保護傳承中心負責人介紹:“目前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廣西段建設已基本完成5個重點項目和7個一般項目,公園雛形基本形成。公園建設不單純展示紅色項目,還與當地的特色農業、民俗文化、民族風情深度融合,全面推進和帶動當地産業發展及人民致富。”

  在龍勝江口村,研學團前往由侗族人民自發為犧牲紅軍建設的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並沿途參觀紅武亭、小糧倉遺址,聆聽傳奇故事。此外,江口村還打造了戶外拓展、特色蠟染非遺手工,多耶舞等體驗活動,游客還能收穫當地特色美食、蔬果特産、刺繡工藝品等特色産品。

  在資源車田苗族鄉石山底粵桂協作鄉村振興農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區,研學團來到曾經紅軍走過的龍洞峽,如今這裡成了賞花秘境,清秀的自然風光引人入勝。

  在資源縣中峰鎮,在抱財丘看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的無限美麗,在油榨坪沿着紅軍長征歷史步道參觀中國工農紅軍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臨時會議舊址油榨坪公堂,了解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背後的歷史轉折,並一路了解紅色文化故事,感受當地農文旅深度融合的旺盛生命力。

  “近年來,龍勝在多元業態融合發展方面,通過不斷挖掘紅色文化與紅色旅游的內在價值意蘊,以‘紅色+’推動多元業態融合發展,形成紅色文化與民族團結相融合、相促進的紅色旅游沉浸式體驗新格局。”龍勝各族自治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

  “我們的研學路線就是依託五星級‘資水丹霞’田園綜合體,以資源縣‘一核三軸’南向發展軸為方向,實現紅色資源與特色農業、綠色生態、智慧旅游、鄉村振興、研學教學等多産業聯動。”資源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不斷完善 全面推介 邁出紅色旅游發展新步子

  桂林不僅山水秀甲天下,作為廣西承擔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地級市,桂林的紅色文化資源同樣具有深厚底蘊。

  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走完“春之旅”的研學線路後,桂林市紅色旅游協會副秘書長陳亞平對桂林紅色旅游發展更有信心。“這次行程走下來,可以説‘紅+綠+古’這樣創新之舉,讓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的旅游亮點更加多元。”陳亞平&&,回去後,協會將把這次“春之旅”轉換為路線産品推向全國。讓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到紅色旅游中來,賡續紅色血脈。

  接下來,桂林市還將繼續策劃和組織“夏之旅”“秋之旅”等“紅色+”主題研學,注重結合本地民族文化特色、優質的自然風光、獨特的人文風情,形成集休閒康養、旅游觀光、文化體驗與思政教育於一體的融合模式,打造具有教育性、互動性和觀賞性的研學之旅,吸引更多的外來研學和旅游團體,進一步助推桂林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何平江)

【糾錯】 【責任編輯: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