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3月1日電(記者 黃凱瑩)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醫療保障局獲悉,自去年11月1日起,廣西將部分治療性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範圍。這一惠民政策實施4個月以來,廣西輔助生殖機構享受報銷待遇結算44468人次,醫保基金支出9103.35萬元,報銷比例59.16%,有效減輕了部分生育困難家庭的負擔。
據了解,廣西納入醫保的治療性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9類項目,涵蓋了取精術、取卵術、人工授精、胚胎培養、移植等必要的治療步驟,符合治療條件的參保人員,每個治療性輔助生殖醫療服務項目及相關加收項目可享受醫保報銷2次,基本覆蓋每位參保人員2個輔助生殖移植周期治療費用。
據悉,廣西參保人員手持醫保碼即可在全自治區22家開展輔助生殖類服務的醫療機構任選就醫,無需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享受醫保報銷待遇。
廣西壯族自治區醫療保障局局長龐軍介紹,廣西&&了一系列“暖心政策”,幫助部分家庭解決“不能生、不敢生”的困擾,包括優化調整全自治區職工生育保險政策、調增了生育醫療費用待遇標準、將職工門診産前檢查項目納入醫保報銷、延長生育津貼支付期限等,以及將分娩鎮痛技術納入生育保險保障範圍,提高生育項目限額標準。
【糾錯】 【責任編輯: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