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西打造“桂建通”和“桂薪寶”數字&&
保障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
年關將至,中國電信東盟國際信息園(二期)土建項目的鋼筋工王小東仍然堅守在崗位上。2月1日,王小東使用“桂建通”工人端App查詢工資發放情況,“一月的工資已經到賬,多賺點錢好過年。”
據悉,“桂建通”是2018年11月由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中國—東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建設運營的廣西建築工人管理服務信息&&。此外,由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牽頭,中國東信還建設運營了廣西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省級監控預警&&“桂薪寶”。
如何解決拖欠建築農民工工資問題,一直備受各方關注。中國東信以“建設+運營”模式先後承建“桂建通”“桂薪寶”,在全國首創工資卡“一人一卡、全區通用”的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實名制管理模式,一方面為全區工程建設施工企業提供了統一的線上項目管理&&;另一方面實現了政府監管部門對全區所有住房建設、交通、水利、鐵路等工程項目勞動用工和工資發放的全流程管理、全環節管控、全周期聯動,真正從源頭防範欠薪風險,將治理欠薪“頑疾”轉變為“治未病”。
“截至目前,‘桂建通’累計實名登記工人超過314萬人,累計發放農民工工資1171億元,確保廣西連續四年在全國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考核中獲得A等好成績。”中國東信建築行業總監陳廉向記者介紹,“桂建通”各項數據均在全國同類項目中名列前茅,獲國務院通報表揚,成為國務院第六次大督查中32項獲得表揚的地方典型經驗做法之一。
“桂建通”在住建領域大放異彩,“桂薪寶”瞄準的則是整個工程建設領域的工資支付。據了解,“桂薪寶”建成橫向覆蓋各級行業主管部門,縱向從自治區人社廳到地方人社局的工資支付監控預警體系,有效提升預警效率,逐步實現從人工監管到智能監管的轉變,確保廣西“根治欠薪”治理成效的“全覆蓋、實運轉”。在農民工實名制管理及根治欠薪方面,“桂建通”與“桂薪寶”兩個&&同時發力,逐步實現政府部門對全區建設工程領域實名考勤、農民工工資代發等環節的全流程監管,確保全區農民工幹活有數據、用工有實據、發薪有依據,保障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記者/馮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