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廣西柳州推動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4 02/02 17:18:51
來源:新華網

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廣西柳州推動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

字體:

  新華網南寧2月2日電(記者 農冠斌)走進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程陽八寨,錯落的茶田、菜田一片青綠,令人心曠神怡。田園風光裏,一座座精巧的侗寨建築鱗次櫛比,深色的瓦片勾以白色的屋檐,木質的樓身映出古樸的光澤,引人駐足欣賞、拍照。

  三江地處中國西南,侗族特色的鼓樓、風雨橋與寨門幾乎在縣裏的每個傳統村落都可以看到,因而得名“世界樓橋之鄉”和“世界侗族木構建築生態博物館”。近年來,三江將旅游與農業、文創等産業相互融合、促進,讓游客全方位體驗侗鄉風情的同時,也為當地侗民脫貧致富、推動鄉村經濟發展提供了路徑。

  在上萬侗族人世居於此的“程陽八寨”,侗族待客最高禮儀“百家宴”熱鬧非凡,這樣的“旅游飯”帶動了村民增收。走進清花繡坊,服飾、團扇、戒指、耳環、手鐲……一件件侗繡作品圖案精美、色彩斑斕,侗繡的傳承與推廣也帶動了當地婦女居家靈活就業。

  每年,大批美術生在學校組織下專程從各地趕來,進行為期數日的寫生,這也為當地侗民們帶來不少生意。小巷子裏、商店前,少年們用畫筆認真地描繪着古老村寨的草木磚瓦,休息時便三五成群地一起逛逛吃吃,感受和城市不一樣的寧靜與生機。

  多彩的侗族文化還藏在農民畫中。色彩斑斕的農民畫內容多為侗家人生産生活習俗,題材鮮明、造型多變、色彩鮮艷。在美麗的三江,一座座承載人們生産生活的侗寨古村正以古老而煥新的姿態,講述新時代的侗鄉新貌。

  旅游業之外,茶葉是當地侗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如今當地已形成了茶旅融合的産業鏈。茶商從當地農民手中收茶後在景區開設店面,供游客在店中品嘗、購買;許多茶農除了種茶外,家裏也在景區有民宿、餐館等店面,相當於雙份收入。

  土生土長的楊姐在程陽八寨經營一家小餐館。“現在,收入慢慢好起來了,比在外面打工或是種地都要好,每個月收入差不多有一萬元。”楊姐家中還有三畝多茶田,由老人打理,每年兩三萬元的茶葉收入也供老人自己管理和日常開銷。三江縣將茶産業與休閒旅游、農耕文化、民族風情、健康養生等深度融合,着力打造茶旅融合的“三江模式”。

  三江的文旅實踐是柳州市緊緊圍繞“打造廣西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裝備製造基地、西南地區民族文化旅游核心目的地、桂柳山水風情黃金旅游圈、廣西文化旅游産業融合發展試驗區”四大戰略定位的一個生動節點。據介紹,柳州持續推進桂中文化和旅游樞紐城市建設,深入挖掘自身文化旅游資源,堅持“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不斷打響文旅特色品牌,推動柳州文化旅游實現高質量發展,為廣西加快建成文化旅游強區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展現新作為。

  目前,柳州市共有國家4A級旅游區46家,國家級鄉村旅游重點村(鎮)8個,旅行社64家,星級飯店31家,全國甲級旅游民宿、廣西山水酒店各1家。先後有3家單位獲評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1家單位獲評國家休閒旅游街區,侗族百家宴服務規範是廣西唯一獲評十個全國優秀地方旅游標準之一。擁有4家廣西旅游休閒街區,17家廣西非遺形象(美食)體驗店,自治區級文化産業示範園區2家;自治區級文化産業示範基地16家,自治區級文化産業龍頭企業3家。産業體系的進一步健全,有力促進柳州文化旅游業快速發展。2023年全市共接待國內游客8066.53萬人次,同比增長75.5%;實現國內旅游收入883.89億元,同比增長60.9%。

【糾錯】 【責任編輯: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