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瑾瑜:加快建設海洋強區 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作出海洋貢獻-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4 01/26 18:23:14
來源:新華網

謝瑾瑜:加快建設海洋強區 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作出海洋貢獻

字體:

  2024年廣西兩會期間,自治區政協委員,自治區海洋局黨組書記、局長謝瑾瑜接受新華網專訪,介紹廣西海洋系統去年取得的成績和今年的重點工作舉措。

  新華網:請您就“如何通過向海圖強來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談談您個人的看法。

  謝瑾瑜:如何通過向海圖強,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在我看來,可從以下五個方面來理解和思考:

  第一,堅定不移推動思維意識“向海”。向海圖強需要在提高海洋經濟、科技等“硬”實力的基礎上, 不斷強化海洋意識等“軟”實力的強有力支撐,進一步拓寬向海視野、凝聚向海共識、強化向海思維。

  第二,堅定不移推動統籌規劃“向海”。要構建“山海統籌、陸海聯動、江海貫通、邊海銜接”的陸海一體發展格局,優化陸海産業融合發展路徑,實現陸海産業互動、基礎設施互聯、資源要素互通、生態環境互保。

  第三,堅定不移推動開放發展“向海”。要發揮好海洋在開放格局中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對內主動對接沿海發達地區産業新布局,對外積極服務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

  第四,堅定不移推動産業發展“向海”。要用好“海”的資源、做好“港”的文章、積蓄“融”的動能,不斷提高海洋及相關産業、臨海(港)經濟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率。

  第五,堅定不移推動文化發展“向海”。要深入挖掘並宣傳弘揚廣西海洋歷史和傳統海洋文化,創建海洋文化旅游精品線路,為向海圖強夯實文化根基和價值支撐。

  新華網:過去一年裏,廣西海洋工作有哪些新變化和新亮點?

  謝瑾瑜:2023年,是廣西海洋事業創新發展的一年,呈現出許多成果亮點。一是聚焦統籌實施向海經濟三年行動計劃,組織開展向海産業壯大等六大行動,主要海洋經濟指標持續回升,為廣西經濟穩增長作出海洋貢獻。二是聚焦探索實踐海域管理新模式,先後採用立體分層設權審批廣西防城港海上風電示範項目A場址工程項目用海,為項目交叉用海、重疊用海提供切實有效解決辦法,用海要素保障服務更加精準到位。三是聚焦指導督促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形成“廣西經驗”。北海潿洲島入選全國首批“和美海島”。防城港市西灣紅沙環海堤生態化建設案例成功入選全球八大海岸帶生態減災協同增效國際案例。廣西首宗修復紅樹林藍碳交易掛牌成交,促進廣西海洋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優質資産。四是聚焦申報爭取國家重大項目,獲得中央資金支持再獲新突破。廣西海洋大數據中心建設項目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基礎設施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第一批重點實施項目。經部門初步測算,2023年廣西批復(出讓)用海項目137個、涉及面積5201.34公頃。新增認定向海經濟發展示範園區4個,累計認定向海經濟發展示範園區13個,累計創建廣西海洋科普和意識教育示範基地28個。廣西北部灣海洋生態環境保持優良,總體綜合指標持續領跑全國。

  新華網:今年的廣西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大力發展向海經濟”“大力發展海洋經濟、臨港産業”。2024年,廣西海洋部門將如何推動海洋經濟和臨港産業發展?

  謝瑾瑜:2024年,我們將按照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安排要求,錨定向海圖強主攻方向,嚴守海洋生態安全底線,紮實做好海洋資源要素保障,科學謀劃海洋經濟産業布局,不斷深化海洋科技創新,持續增強向海經濟發展動能,全力推動海洋經濟穩健增長。

  具體來説,要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推動開展對生物、油氣、礦産、海洋能等重要海洋資源調查和廣西重要海洋資源潛力評估與開發路徑優化研究,重點分析海洋生物醫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等産業發展潛力,研究提出産業發展方向、政策措施,科學謀劃産業布局,以資源換産業、以産業促發展,加快培育海洋新興産業,推動海洋工程裝備産業集群化發展,進一步激活“藍色基因”、做強“藍色産業”,助力打造向海經濟北部灣先行區,加快建設海洋強區,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作出海洋貢獻。

【糾錯】 【責任編輯: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