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菜少放油了,為什麼血脂還是很高?-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4 01/18 08:37:55
來源:南寧晚報

做菜少放油了,為什麼血脂還是很高?

字體:

原標題:做菜少放油了,為什麼血脂還是很高?

  讓醫生帶你走出誤區,科學“減油”

  雖然做到了少吃油炸食品,但是喜歡吃肉腸、香腸、烤腸、烤羊肉串之類東西;雖然做到了清淡飲食,但是很喜歡吃加了沙拉醬的蔬菜、飯卷和三明治;雖然在家做飯注意控油,但是每天上班都在吃餅乾、曲奇之類的零食……隨着大家對身體的重視,少油少鹽少糖降血脂也成了關注的問題。但是不少人似乎走入了“減油”的誤區。記者就此採訪南寧市婦幼保健院孕産保健科主治醫師、公共營養師劉永新醫生,跟她學習如何“減油”。

  學會看營養成分表很關鍵

  眾所周知,購買袋裝食品時,營養成分表上都標有食品營養成分名稱、含量等信息,如何去看這個表?如何判斷食品的含油量?

  劉永新拿起桌上一個袋裝麵包,背面的營養成分表上標明每100克脂肪的含量是13.5克,營養參考值(NRV)%為23%。“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油的攝入量為50克,其中烹調用油25~30克。如果這個麵包100克,它的脂肪含量就有13.5克,佔一天需要脂肪量的23%,那麼它的脂肪含量就有點過高了。”

  在生活中,不少女性會購買“低脂食物”。劉永新提醒,如果是固體,脂肪含量每100克≦3克會更加好;如果是液體,每100毫升的脂肪含量低於1.5克的才能稱之為低脂食品。

  日常生活中注意控制油量

  在日常烹飪過程中,我們常常會不知不覺地倒入過量的油。如何準確控制油的用量?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我們每天的用油量大概相當於2個湯匙,為25~30克。這2湯匙的油包括一日三餐以及加餐的所有食物油含量。實際上,很多人都做不到。不少人炒一個菜放的油可能就已經超過25克了,如果是煎魚、煎蛋或煲骨頭湯,油脂的攝入肯定會超標。

  劉永新建議,控油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青菜,可以白灼,然後加上各種調味料,再淋上少量的油,這樣就能很好控制油量。此外,還可以通過選擇不粘鍋的方式來控制用油量。質量好的不粘鍋,只需放少許油甚至不用油,菜也不會糊。

  改變飲食習慣健康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還可以通過改變飲食習慣和烹飪技巧達到“減油”的目的。

  以前習慣用煎炸爆炒的方式烹飪的,可以換成蒸煮或者涼拌的方式,油自然就會少用一些。喜歡勾芡的,也可以減少使用,用油自然也會減少。

  油炸食品除了油量多,熱量也高,建議少吃,多吃瘦肉、魚蝦以及去皮的禽類。不要吃太多肥肉,包括豬腳、動物內臟、魚子、魷魚等脂肪或膽固醇比較高的食物。

  兩廣人都喜歡煲湯喝湯,特別到了冬季,更會煲一些進補的老火湯。劉永新建議,習慣喝湯的市民可選擇蔬菜湯,少喝骨頭湯、雞湯、豬腳湯等油脂多的湯,實在是很喜歡喝雞湯的,可以將雞皮去掉後再煲湯,盡量減少油脂。喜歡喝魚湯的,也不要先用油煎魚後再煮湯,可以用薑蒜酒去除魚腥味後直接煮湯,這樣的烹飪方式也可減少油量。

  我們還可以多選一些膳食纖維比較豐富的食物,比如燕麥、小米、糙米和豆類等粗雜糧,還有香菇、木耳、洋蔥、紫菜、海帶等菌藻類,經常吃這些食物,對降血脂有一定的幫助。

  劉永新提醒,健康的生活方式還包括運動方式。每週至少保持150分鐘的運動時間,可以幫人體消耗一定的多餘熱量,對血脂的穩定也有幫助。(記者葉禎 通訊員姚瑞蘭)

【糾錯】 【責任編輯:蔣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