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縣守正創新保護傳承發展傳統文化-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政務信息推廣 > 正文
2024 01/08 17:09:27
來源:梧州日報

藤縣守正創新保護傳承發展傳統文化

字體:

原標題:文化軟實力實現新躍升

  藤縣守正創新保護傳承發展傳統文化

  獅舞技藝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擁有“全國詩詞之鄉”美譽,埌南鎮新光村獲評全國文明村鎮……近年來,藤縣把文化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不斷夯實文化陣地建設,保護傳承發展傳統文化,培育鄉村文化旅游産業,讓文化軟實力實現新躍升。

  文化品牌創新發展

  藤縣獅隊曾在馬來西亞奪得“世界獅王”與“東方獅王”稱號,其後聲名逐漸響亮。藤縣獅舞以高樁舞獅的高難度動作、獨樁挾腰轉體450°等絕活多次登&央視,讓藤縣舞獅運動更加紅火。

  如何擦亮“東方獅王”文化名片,讓傳統文化煥發生機?藤縣積極探索“非遺+”模式,扶持藤縣中等專業學校、藤縣第五中學、潭津中心校等開展“獅舞文化傳承”社團(團隊)舞獅訓練教學點,全面推進舞獅進校園活動。同時,該縣以禤洲村、泗洲村為重點村,大力發展舞獅産業,帶動5000多人就業,培育鄉村文化旅游産業。如今,藤縣獅舞技藝已成當地一張響亮的文化名片:2021年“藤縣獅舞”教育普及項目入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廣西“十佳案例”、2023年彩扎(藤縣獅頭)成功入選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藤縣“世界獅王爭霸賽”入選2023中國體育旅游精品賽事。

  藤縣在廣西率先成功創建“全國詩詞之鄉”,詩詞活動在當地非常活躍。全縣17個鄉鎮均成立了詩社,共有鄉村詩人2000多名,他們經常開展詩詞進學校、進鄉村、進田間地頭活動,為鄉村文化振興注入詩詞力量。牛歌戲也是藤縣群眾喜聞樂見的一項傳統藝術。牛歌戲已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近年來,藤縣劃撥專款10萬元進行挖掘和整理,扶持成立了民間藝術團,推動牛歌戲發展。目前,全縣有民間專業團隊3個、村級業餘牛歌戲隊10多支。

  地方文化品牌的創新發展,可稱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聚合力。藤縣注重統籌謀劃、精準發力,發掘培育了龍母文化、水上民歌、木偶戲、八音、採茶戲、木面篩等一批特色民間文化項目,有序實施藤縣博物館、鄉村振興黨建館、天平新馬村袁崇煥故居等文旅産業發展工程,全力打響文化品牌,不斷提升影響力。

  文化陣地更加夯實

  統籌建設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實施17個鄉鎮綜合文化站、266個農家書屋和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實現資源共建共享;打造鎮、村(社區)15分鐘健身圈和縣城社區10分鐘健身圈,建設鄉村智慧文化陣地,構建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這是藤縣推進文化陣地建設的一項項務實舉措。

  同時,該縣依託鄉村文化陣地,開展送書籍、送演出、送培訓、送電影等文化惠民活動,讓鄉村文化“活”起來;通過開展籃球賽、龍舟賽、廣場舞比賽,舉辦農村攝影展、詩詞大賽、牛歌戲展演等,讓鄉村文化“動”起來。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離不開一支結構合理、布局合理、素質優良的文化人才隊伍。藤縣注重文化骨幹隊伍培育,目前全縣有牛歌戲隊、水上民歌隊及文藝團隊等80多支,他們開展“送培訓”下鄉、“種文化”到村活動,把文化藝術留在農村、交給群眾。藤縣還建立和完善文藝創作組織機構和激勵機制,成立縣級文藝家簽約制度,每年對簽約的文藝家提出相關題材和規劃,落實文藝精品創作要求、措施和辦法。目前,藤縣除金茂鈦白公司設立的100萬元“金茂文藝獎勵基金”外,縣財政每年還安排專項資金作為文藝創作經費,激勵文化人才積極進取、大膽創新,使文藝創作取得豐碩成果。(黃群禮)

【糾錯】 【責任編輯:蔣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