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1月4日電(記者黃浩銘、朱麗莉、聶新宇)近日,地處中越邊境的廣西友誼關口岸內一派繁忙:一輛輛中國和越南的貨車排隊通關,一批批來自東盟國家的榴蓮、山竹等農産品通過這裡進入中國,滿載電子元件、大型機械設備的貨車從這裡出發前往東盟國家。
這一口岸是中國通往東盟國家便捷的陸路大通道,也是中越進行水果貿易的重要通道。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生效後,越南榴蓮獲准輸華。2022年9月起,大量越南榴蓮經友誼關口岸進入中國。

在廣西友誼關口岸,工作人員在檢查進口榴蓮(2023年4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聶新宇 攝
RCEP成員國包括東盟10國與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覆蓋世界約三分之一的人口和貿易量。自RCEP生效以來,在政策紅利推動下,中國與東盟産業合作不斷深化,助力區域經濟發展。
中國與東盟貨物貿易越發暢旺。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3年前11個月,中國與東盟貿易總值為5.8萬億元,同比增長0.1%,東盟依舊是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廣西運多多供應鏈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和越南的果園、包裝廠進行戰略合作,已簽署將近3000公頃的榴蓮果園合作協議。該公司董事長王正波&&,多年來,公司一直在廣西的口岸和東盟國家開展業務,切身感受到和東盟的合作商機越來越多,跨境貿易的貨物需求、數量、種類越來越廣,貨運量也一天天增多。
處於RCEP覆蓋區域重要位置的廣西,擁有區位、交通、政策、資源等多重疊加優勢。為着力構建與東盟國家的跨境産業鏈供應鏈,廣西依託南寧、北海、防城港、欽州、玉林、百色、崇左7市現有各類開發區、自貿區、産業園區,整合建設中國-東盟産業合作區,推動産業合作不斷取得新進展。

跨境貨運車輛通過東興口岸(二橋)的邊防檢查通道(2023年4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朱麗莉 攝
依託豐富的東盟進口商品及本地周邊優勢原料,憑祥大力發展落地加工産業,主要有水果、堅果、中藥材等落地加工産業。
坐落於憑祥産業園區的東南亞優勢原料落地加工産業集群示範園,由廣西中果實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公司董事長王淑娟&&,項目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總投資約1.5億元,已於2023年11月竣工投産,建設有椰漿、芒果漿生産線及果蔬烘乾車間,主要生産青檸果醬。預計達産後産值可超過3億元。
南寧(深圳)東盟産業合作區、川桂國際産能合作産業園、中馬“兩國雙園”……一批跨省跨境産業園區扎根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一批臨港工業和邊境特色産業加速發展,為構建中國與東盟跨境産業合作注入強勁動能。
中國和東盟産業鏈互補性越來越強,為區域內的企業帶來巨大的市場機遇。
在南寧市青秀區的美斯達工廠,車間一片繁忙,企業開足馬力生産機械設備。近年來,工程機械産品進入泰國、印尼、柬埔寨等東盟國家,受到當地客戶好評。
“許多東盟國家正處在快速工業化時期,對中國的先進技術、産品和資本有着較大需求,隨着中國-東盟區域經濟一體化不斷走向縱深,我們對中國企業開拓東盟市場充滿信心。”美斯達集團董事長黃康華説。
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眭國華&&,在系列開放平台的推動下,廣西不斷把獨特的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高水平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構建“大灣區-北部灣經濟區-東盟”跨區域跨境産業鏈供應鏈,面向東盟開放合作勁頭十足。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翟崑分析,中國-東盟已有深度的産業分工,對推動經貿合作升級的主動性明顯上升。隨着共建“一帶一路”的推進、RCEP深入實施,中國與東盟區域産業鏈會進一步深度整合,雙方交流合作將邁上新&階,有助於在共贏合作中打造更為緊密的命運共同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