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軟實力” 築牢經濟發展“硬支撐”-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3 12/29 09:16:40
來源:廣西日報

優化營商環境“軟實力” 築牢經濟發展“硬支撐”

字體:

原標題:優化營商環境“軟實力” 築牢經濟發展“硬支撐”

  ■ 編者按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今年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重大方略要求,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為強大動力,着力學思想、拼經濟、穩增長、惠民生,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四個專項行動”,以“六個攻堅行動”為抓手,努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區堅定推進改革開放、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和關鍵一環。即日起,廣西日報將報道廣西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創新舉措、獨特亮點和工作成效,營造我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良好氛圍,增強經營主體挖掘廣西機遇、深耕廣西市場、扎根廣西的信心和動力。

  “我們申報一次就拿到不動産權證,整個審批流程至少讓我們企業節約了3個月時間。”廣西中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報建主管黃考彬為廣西自貿試驗區欽州港片區政務服務中心的審批速度點讚。近日,該公司一次性領取了“兩個車間、一個配件倉庫”的竣工驗收備案證書和不動産權證。這是廣西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用心用情服務經營主體的一個縮影。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今年以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區統籌推進“四個專項行動”、持續開展“六個攻堅行動”,全力實施優化營商環境“補短提弱”“品牌領跑”行動,各地紛紛探索實施“地方特色”“領域特色”舉措,助推項目落地,加大惠商力度,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增強“軟實力”,築牢發展“硬支撐”。

  圍繞“五個更”目標,親商溫度更高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圍繞更快速度、更低成本、更優服務、更全保障、更親關係“五個更”目標,我區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推進,通過“頂層”統籌協調增強保障,形成持續推動優化營商環境的動力。

  “在網上提交企業設立材料,第二天到南寧市民中心廣西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綜合服務大廳前&,10分鐘就拿到證了!”今年一位在廣西自貿試驗區新設企業的企業主説,政務中心“免申即得”的政策高效便捷,大大降低了企業經營成本。

  截至今年11月,自治區、市、縣(市、區)三級惠企惠民政策事項超2萬條,實現“免申即享”政策事項數3299項,辦件數累計超過451萬件,兌現金額6.9億元。

  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讓經營主體有了更多獲得感。據介紹,今年以來,全區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已超過99%。超過60%的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電子證照關聯,不僅為群眾和企業減免數以十萬計的紙質材料,更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承諾真正落到實處。

  對標國際一流標準,便商速度更快

  “這筆超低利率的生態貸款解決了我們推進環保項目時的資金短缺問題,政府給予的3%貼息補貼,也大幅降低了企業資金使用成本。”廣西北港新材料有限公司財務部部長梁彩麗説。近日,廣西北港金壓鋼材有限公司僅用不到7天時間,就成功申報了我區首筆“生態貸”,金額1.7億元。

  2023年1—11月,廣西累計投放“銀稅互動”貸款約1828.55億元,同比增長28.31%;投放“桂惠貸”約2589.58億元,惠及經營主體12.51萬戶,加權平均利率3.01%,直接降低融資成本48.55億元。

  靶向給力,務實篤行。在推進優化營商環境的行動中,我區對標世界銀行新一輪營商環境評估指標,緊扣市場准入、獲取經營場所、市政公用基礎設施服務、勞工、獲取金融服務、國際貿易、納稅、解決商業糾紛、促進市場競爭、辦理破産等10個主題,開展“補短提弱”“品牌領跑”行動,取得積極成效。

  目前,我區已經形成獲得信貸“桂惠貸”、企業開辦“快掌桂”、登記財産“桂易登”、納稅服務“稅好辦”、政務服務“智慧辦”等響噹噹的品牌,成為助力我區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的有力舉措。

  聚集“五大環境”,惠商力度更強

  “2022年的減稅降費紅利賬單顯示,我們已經享受了392.52萬元的稅費減免,這讓我們在研發投入和更新環保設備上增添了信心。”廣西桂冠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大化水力發電總廠財務負責人王奕波説。

  我區不僅在稅費上給企業更多優惠,助力企業綠色發展,在提供用電等生産要素上,也積極作為,最大力度讓利企業,切實幫助企業降本增效。今年6月1日起,我區省級電網輸配電價整體下降,其中電量電價和容量電價降幅明顯、需量電價有升有降,暫停尖峰電價、優化峰平谷時段,節約大工業用電成本。增配2.2億立方米天然氣,客戶平均停電時間同比降幅29.9%。

  解難題、減負擔、破堵點。我區各級各部門積極運用改革創新辦法,為經營主體發展降成本、拓空間,讓企業輕裝上陣、減負前行。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創新推進工業項目“標準地”改革,打造産業用地供給新路徑,破解工業項目“程序繁、監管難、落地慢”三大問題;自治區科技廳多措並舉賦能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和壯大一批競爭力強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梧州市打出“快審快批”組合拳,促進項目快落地、快建成、快投産;玉林海關改革助外貿企業“輕裝快行”,玉林外貿增速躍居廣西第一位。

  持續用力,久久為功。我區正全力聚焦優化政務環境、要素環境、法治環境、市場環境、創新環境“五大環境”,開展專項治理行動、八大調研服務……以作風大轉變推動營商環境大提升,向着打造辦事效率高、開放程度高、法治保障高、宜商宜業宜成的一流營商環境,向進一步提升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水平的目標邁進。(記者 岑 琴)

【糾錯】 【責任編輯:蔣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