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冬至的24句話!-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3 12/22 08:37:17
來源:新華網

關於冬至的24句話!

字體:

【原標題】關於冬至的24句話!

  1、今日,冬至!

  2、“太冷啦!”不知道最近,你是不是和小編有一樣的感嘆,都説今年是最暖年,可為啥大家不約而同都覺得冷?(詳情可點擊:“最暖年”為什麼這麼冷?國家氣候中心回應

  3、12月22日11時27分,我們迎來了2023年的最後一個節氣,不過需要注意,冬至並不是24節氣中的最後一個哦~(有獎競答:你知道24節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什麼嗎?)

  4、在古代,冬至是非常重要的一天,因為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了,所以古人認為冬至的重要程度,並不亞於新年,因此也有了“冬至大如年”的説法。

  5、據相關資料記載,從周代起,冬至就有祭祀活動;漢朝則以冬至為“冬節”,官府會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而且還會例行放假。(是誰羨慕了我不説 )

  6、唐宋時期,冬至與歲首並重,甚至民間還有“肥冬瘦年”之説,大致的意思是,冬至節送人的禮物,要比過年時候還多。

  7、到了冬至,老人常説的“數九寒天”開始了,一年裏最冷的日子要來了!

  8、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數九”習俗,從冬至起,每九天算一“九”,數“九九”八十一天之後,寒冬差不多也就過去了。

  9、“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這首耳熟能詳的“數九歌”,不知伴隨了多少代人長大。

  10、古時民間還有畫“九九消寒圖”的習俗,在紙上畫出一枝梅花,共有81個花瓣,每天涂紅一瓣,當花瓣都涂紅時,便是“出九”之日,就會迎來春暖花開。

  11、除了畫畫,古人還流行“寫九”,最流行的便是“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風)”,這9個字的共同點就是:每個字都有9畫,每天描一筆,81筆描完便也是冬盡春來之時。

  12、冬至後,全國各地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尤其是東北地區,直接開啟“冷凍模式”,這會兒東北本地人要麼在家“貓冬”,要麼飛赴海南,所以在大街上晃悠的,大概率都是勇闖東北的南方寶寶。

  13、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但也是從此開始後,白天越來越長,夜晚越來越短。

  14、巧的是,2023年最後一場美麗的“星月童話”也在今天上演,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的木星會與一輪盈凸月相合,中國各地公眾今晚面向東南方天空,裸眼就能欣賞到這幕“大個子”與“月姑娘”的浪漫約會。

  15、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這些都代表着陽氣準備升起的勢頭。

  16、冬至,原本只是一個時間坐標,如今,已經演變為一個具有生命意趣的文化節點,這一天南北方飲食的差異,更是格外明顯。

  17、“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毫無疑問,冬至這天,北方是一定要吃餃子的。

  18、在南方,食物的種類則豐富了許多,餛飩、湯圓、赤豆糯米飯、燒臘、姜飯等等,都十分具有時節和地方特色。

  19、“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這段時間還是養生的大好時機,冬至之後中醫院、藥材店裏進補調理的藥材,賣得都很好~

  20、溫和滋補的羊肉,也迎來了銷售旺季:稱上幾兩羊肉,切薄放入大瓷碗,加一把細碎青蒜,舀一勺滾燙的羊湯澆進碗裏,喝得滿頭大汗……説着説着就開始流口水。(羊:壞了,衝我來的)

  21、杜甫在《小至》中寫道:“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在冬至這天,不妨約上三五好友圍爐團坐,吃一盤熱氣騰騰的餃子,或是喝一碗甜蜜蜜的湯圓,分享彼此近況,何嘗不是人生樂事!

  22、年關將至,遠處亮起的萬家燈火,窗外飄來的飯菜香氣,不知又勾起了多少游子的思鄉之情。

  23、今天,哪怕不能與家人一起吃飯,也給他們打個電話吧,思念總要覓得歸處。

  24、最後,寶藏青年祝您:諸事順意,歲末吉祥!

【糾錯】 【責任編輯: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