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崇左憑祥市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依託綠水青山資源優勢,立足擦亮“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金字招牌,做足邊疆“生態+”的文章,加速生態優勢轉換為綠色發展優勢,積極探索憑祥生態旅游新模式,加快全市文旅産業全面復蘇。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接待游客人數680多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消費超60億元。
加速“旅”字號項目落地見效
搭建互促共融協調機制。堅持將環保審查納入重大文旅項目審批重要環節,發揮生態環境委員會機構職能,以市委書記或市長為召集人,組織相關部門嵌入式審議項目涉及環保事項,建立“每月一調度”工作協調機制,把好環保第一關。推動項目互融共同提質。着力打造憑祥友誼關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目前已完成中國邊關第一街、景區旅游棧道、游客中心內部提升改造等16個子項目建設,在建的3個子項目將於近期完成建設,極大豐富友誼關景區游覽項目,提升國門旅游形象。建設文旅相融宜居城市。聚焦“開門見綠、出門見園、四季常青”的城區人居園林化空間目標,打造“宜居、宜游”新型城市。先後建成白雲山生態公園、大象濕地公園等一批文旅相融項目,綠水青山“實景圖”變為現實。
促進“跨”字號産品迭代升級
疏通“跨”的梗阻。今年以來,憑祥先後4次組團出境開展工作會晤、交流,積極推動跨境旅游合作區建設。2023年3月15日中越跨境旅游業務正式恢復。打通“跨”的脈絡。堅持“旅游”搭&,“經貿”唱戲,成功舉辦廣西·憑祥中越邊關旅游節、中越自行車賽、中越足球邀請賽、中越商品交易會、邊民大聯歡文藝晚會、中越象棋邀請賽等活動,促進兩國文化旅游、跨境合作交流。融通“跨”的常態。持續實施“組團推介”行動,借助恢復跨境旅游業務有利時機,推出中越邊境之旅、中越跨國之旅等特色跨境旅游産品。開通“跨境一日游”線路,推行“憑身份證享出境一日游、&&境快捷通道通關”等舉措,推出的“一腳踏兩國”驚喜體驗、親子微度假、享邊關美食等主題旅游産品深受消費者歡迎,跨境旅游明顯升溫,友誼關口岸&&境單日峰值近6400人次,截至11月底,通過友誼關口岸&&境的旅游團超6200批9.6萬人次。
打造“邊”字號品牌全面提質
打造邊關紅色文化經典線路。深入實施景區“品質提升、品牌塑造”工程,持續提升友誼關等景區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南疆國門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融入特有的邊關風情、生態資源、紅色教育元素,多方位激發景區活力,邊境紅色文化教育游持續升溫,逐步形成了軍事探秘游、跨境自駕游、邊關風情游等5條精品旅游線路。深入推進邊境鄉村“一村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示範創建,依託法卡山愛國主義教育題材,持續推進上石鎮上黎屯四星級鄉村旅游區建設,完善法卡山戰役紀念館、國門黨校陣地及碉堡、貓耳洞戰鬥遺址修繕保護等相關文旅配套設施建設。逐步形成以友誼關為龍頭,大連城兵營遺址、平崗嶺地下長城、邊境鄉村紅色文化陣地為輔的邊境紅色旅游線路。打造邊關綠色生態特色線路。依託轄區熱林中心豐富森林資源,深化資源保護與利用合作,持續用好“蘭花谷”國家3A級旅游景區招牌,實施“珍稀林木科普”旅游帶動行動,推動世界珍稀林木生態園(夏石)獲廣西科普教育基地稱號;推動熱林中心的“植物王國”成為廣西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實踐基地,大力提升科普、環保宣傳教育功能,促進科普宣傳與生態旅游雙向互惠共贏。打造邊境“和美”鄉村精品線路。立足良好生態資源及區位優勢,着力打造“邊關村落·和美宋城”,完成村屯環保設施以及露營基地、愛國主義教育陣地等項目建設。做足“生態+旅游”文章,積極推進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範村鎮創建。今年,夏石鎮豐樂村、新鳴村獲得廣西第一批“百鎮千村”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範村命名;憑祥鎮、憑祥鎮柳班村成功入圍第二批百鎮千村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範村鎮公示名單。(湯桃仙、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