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合山:持續植綠增綠 帶活“美麗經濟”

12月1日,合山市林業局工作人員在油茶種植基地查看油茶樹長勢。
黢黑、灰暗。綠色、明快。
合山,這座“百年煤都”的城市主色調正在切換。
作為曾經的工礦城市,合山市生態環境曾遭遇重創。如今,走進這座桂中小城,可體驗春日登山看“風車”、夏季竹林挖筍嘗美食、秋季濕地公園攬野趣、冬日林間採油茶果的賞心樂事。四季裏的合山,隨時可感受自然之美,體驗融入自然之樂。這些美好體驗,來自該市對林業經濟的深入挖掘。
合山市地處桂中腹地、紅水河畔。在這片總面積36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林地27.76萬畝,森林蓄積108.4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56.68%。近年來,合山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因地制宜,推深做實“林長制”,從過去的“開採”到現在的“復綠”,為綠色轉型、生態修復、農民增收賦能,推動“美麗經濟”不斷壯大。
蕭瑟寒冬,記者走進合山市柳花嶺林場,在桂竹白玉甜筍産業示範基地,可見綠竹連綿、青山疊翠。甜筍采收後,竹林回歸寂靜。林地在配套資金的支持下,新建了林區産業道路約2公里,為下一步觀光旅游開發提供了條件。
柳花嶺林場副場長莫彬的心可沒閒,正謀劃着竹林來年的産收計劃。今年是採筍首年,林場發動職工采收,才忙過了一年。來年,産量還要增加,就需要請當地群眾來採挖了。這也是好事,能為當地提供大量就業崗位。然而他更希望,下一步把群眾也帶動起來,一起種竹一起致富。
在合山市,林業除了生態功能,其經濟功能也正迸發效應。在該林場另一處山頭,創新“油茶+堅果”套種300多畝,未來將是一片混交經濟林。而在河裏鎮仁義村新歐屯油茶種植基地,滿樹純白的油茶花,清香滿山飄,蜂兒採蜜忙。
在“公司+基地+合作社+村集體+農戶”産業化經營模式下,合山市通過土地租賃、務工就業、利潤分紅、帶動發展等方式,將公司、合作社和農戶聯結成利益共同體,互利共贏,綠色發展。目前,全市共種植油茶3900.84畝,其中套種“油茶+澳洲堅果”面積1301.9畝。今年,合山市提前超額完成油茶種植任務的43.21%,實現一地多用、一地多收。
合山市還對煤矸石堆放場、廢棄礦山群等實施增綠擴綠行動,完成了7座礦山的綠色改造;全面推進村莊綠化美化,完成植樹造林7.8萬畝,種植大樹8000多株,建成綠色示範村屯13個。走進合山市,“山地森林化、農田林網化、村屯園林化、道路林蔭化、庭院花果化”的美麗圖景日漸清晰。
“綠富共贏”是合山市創新産業融合發展的目標。今年,合山市在上垌林場打造“四月八嶺”景點,成功舉辦首屆文化旅游活動暨登山賽,吸引5萬人次登山打卡。這也成為該市推動“林業+文旅+體育”融合發展的精彩一筆。
“山頂有了風電項目,路也修好了,配套的觀景&等設施也建起來了,大家都喜歡來這裡拍照!”北泗鎮文定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蒙海龍笑着説。
文定村離市區較偏遠,多數村民選擇外出打工。去年初,合山市洛山風電場竣工投産,帶動合山市海拔最高峰——上垌林場“四月八嶺”成為遠近聞名的打卡點。文定村不少村民看到發展形勢,相繼返鄉創業,發展中藥、堅果、油茶、豬、羊等種養産業。
“近年來,合山市把加快國土綠化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力舉措,嚴格落實林長‘劃片包乾’制度,持續植綠增綠,取得明顯成效。”合山市市長譚小春介紹,該市已建成合山國家礦山公園、江濱公園等城市綠地,積極創建廣西森林城市、洛靈湖國家濕地公園。
2019年,合山市被列入廣西林長制擴大試點縣。自實施林長制試點以來,合山市森林違法案件明顯下降,森林防火整體態勢穩定可控,有害生物成災率均為零,連續兩年在來賓市林長制工作考核中榮獲第一名,林業部門被評為廣西打擊毀林專項行動先進單位。(蒙進煌 覃麗麗 廖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