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西江黃金水道上的明珠-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3 12/05 18:06:18
來源:新華網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西江黃金水道上的明珠

字體: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大壩主體。(新華網發 周敏 攝)

  12月4日下午,“壯美廣西·重大項目建設巡禮”採訪團走進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

  位於廣西桂平市的黔江河段、廣西最大最長的峽谷——大藤峽出口處,一座大壩橫跨大河,高峽出平湖,這裡就是西江黃金水道上的明珠——大藤峽水利樞紐所在之處。

  據了解,大藤峽水利樞紐是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標誌性工程,控制西江流域面積的56.4%、西江水資源量的56%。它集防洪、航運、發電、水資源配置、灌溉等綜合效益於一體,是珠江流域防洪控制性工程和水資源配置骨幹工程。工程於2014年開工建設,總投資357.36億元,總庫容34.79億立方米,防洪庫容15億立方米。

 

  高達47.5米的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下閘首的閘門。(新華網發 周敏 攝)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主要建築物包括泄水閘壩、發電廠房、船閘、灌溉取水設施及兩個魚道等,船閘規模按3000噸級建設。下閘首的閘門高47.5米,相當於16層樓的高度。閘門是雙開門,單門重量達1295噸,寬20.2米,面積約2.5個籃球場。船閘上、下游通航水位落差可達到40.25米,總長超3700米,由上下游兩條引航道、上下兩個閘首、一個閘室組成。目前,大藤峽船閘已經實現了24小時通航,船舶單次過閘時間僅需1小時左右,閘內能同時容納6條3000噸級船舶或12條1000噸級船舶。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建有國內水利工程最大的水生態保護工程體系,滿足紅水河珍稀魚類繁殖洄游的過壩需求。

  美麗的大藤峽。(新華網發 周敏 攝)

  大藤峽水利樞紐主體工程於2023年9月2日提前四個月完工,完工後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顯著。據介紹,大藤峽水利樞紐主體工程與上游水庫聯合調度可提高廣州、梧州等城市防洪標準。航運方面,黔江通航噸級將由當前300噸級提高到內河航運的最高標準3000噸級,年均運送貨物提高3倍,達5200萬噸。發電方面,年發電量60.55億千瓦時,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水資源配置方面,可抑制珠江河口鹹潮上溯,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的重要屏障;聯合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可為粵港澳大灣區輸送清潔能源。(周敏)

【糾錯】 【責任編輯:蔣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