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花開幸福來——忻城縣發展特色産業助力鄉村振興亮點掃描-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政務信息推廣 > 正文
2023 11/29 09:03:58
來源:來賓日報

産業花開幸福來——忻城縣發展特色産業助力鄉村振興亮點掃描

字體:

  【原標題】産業花開幸福來——忻城縣發展特色産業助力鄉村振興亮點掃描

  眼下,正值新鮮糯玉米上市季節。走進忻城縣城關鎮糯玉米種植基地,村民們正忙着採摘、裝袋,一派繁忙景象。

  忻城糯玉米是忻城縣特色農産品,也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産品。近年來,該縣依託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因地制宜培育壯大糯玉米、桑蠶、金銀花、肉牛、肉羊等特色農業産業,強化龍頭帶動、延鏈補鏈,用産業鏈思維,做大規模、做優品牌,推動産業鏈融合,帶動群眾增收致富,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3年,忻城縣獲命名為第三批“國家農産品質量安全縣”;忻城縣玉安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選送的“先甜糯868”榮獲廣西“好種好品”擂&賽好吃鮮食玉米金獎。

  特色種養蓬勃發展

  在忻城,糯玉米、金銀花、桑蠶等已成為當地響噹噹的鄉村支柱産業。其中,忻城糯玉米産業規模逐年擴大,種植規模達10萬畝,有28家糯玉米加工企業,開發出糯玉米頭、熟制糯玉米棒、罐裝糯玉米粥、糯玉米麵等特色深加工産品。2022年,糯玉米産值達3.6億元,覆蓋全縣6萬多戶農戶。

  北更鄉是廣西有名的“金銀花之鄉”,産出的忻城金銀花是國家地理性標誌産品。多年以來,當地農民在石縫裏、山頂上種植金銀花,不僅綠了山頭,還種出了名氣,帶來了可觀收益。2022年,北更鄉金銀花種植總面積達7萬多畝,幹花産量1120噸,年産值達5300萬元,帶動種植戶年均增收2000元,輻射全縣種植金銀花10.6萬畝,幹花産量1700多噸,産值超8000萬元。

  忻城縣還享有“廣西桑蠶發展十佳縣”“桑蠶之鄉”和“中國優質蠶絲生産基地”的美譽。近年來,全縣桑園面積穩定在25萬畝左右。依託桑蠶優勢,該縣全力打造紅渡鎮六納村、古蓬鎮上浪村、馬泗鄉聯團村三個桑蠶産業示範基地,以優質“四齡蠶”共育為切入點,逐步形成具有忻城特色的種桑養蠶助農增收新模式。2022年,三個桑蠶示範基地帶動7000多戶農戶實現戶均增收1.5萬元。

  龍頭帶動提質增效

  産業的發展離不開龍頭企業的支撐。忻城縣以思練鎮為核心,引進南方牛都、光大牧業澳湖羊等全産業鏈龍頭項目,實施“生態種植—秸稈等副産品飼料化利用—畜禽養殖—養殖廢棄物處理—有機肥還田”的生態種養循環模式,實現養殖産業污染減量化、資源化發展。2022年,全縣肉牛出欄2.91萬頭、肉羊出欄8.154萬隻,分別比上年增長7.3%、4.8%。

  目前,南方牛都項目已建成牛羊交易中心、核心養殖基地、大進養殖基地、屠宰加工及冷鏈物流基地等,待項目全部達産後,預計年産值42億元,年創利稅約5.5億元,提供直接就業崗位1.4萬個,輻射帶動全縣110個養牛合作社,受益人口約15萬人。

  澳湖羊項目核心種羊基地位於思練鎮桃源林場。據光大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潤樹介紹,目前基地存欄1.7萬隻羊,今年已銷售公羊及母羊5000多只,收入1500萬元。

  另外,三江口(忻城)繭絲綢産業園項目入駐紅渡鎮工業園區。一期於2021年開機試産,當年實現産值2185萬元,2022年營收2340多萬元,預計2023年底實現園區繅絲、織綢、練染印項目全面投産,實現年創利稅2億元以上,提供就業崗位3000多個,給予45個脫貧村集體經濟收益分紅,受益脫貧人口約4萬人。

  農旅融合村美民富

  初冬時節,紅水河兩岸山青水綠,風光綺麗。坐落於紅水河之畔的紅渡鎮六納村,房前屋後花草掩映,庭院設計極富特色,每逢周末或節假日都有不少游客前來游玩。

  “我們村每年接待游客1.2萬人次左右,帶動鄉村旅游經營收入約100萬元。”據紅渡鎮六納村黨總支部書記莫秋蘭透露,該村曾榮獲自治區“美麗廣西”鄉村建設綠色村屯、廣西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範村等榮譽。

  近年來,忻城縣以紅水河生態景觀資源為核心,圍繞沿線生態振興、産業振興工程實施,挖掘廣西忻城樂灘國家濕地公園、樂灘水電站、示範村的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旅游價值,推動“生態+農業+旅游”産業融合發展。10年來,樂灘水電站工業總産值達67.2億元。濕地公園每年接待游客約5萬人次,帶來旅游收入500萬元。

  棒巴風情谷位於馬泗鄉馬泗村板煙屯,一年四季鳥語花香。風情谷設有餐廳、民宿、游客接待中心、垂釣區、燒烤區、游泳及水上娛樂區等,食材以本地放養土雞、土鴨、土魚為主,讓游客在休閒中吃上農家菜,釋放工作壓力,回歸自然。今年,棒巴風情谷被評為廣西五星級農家樂。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忻城縣緊緊抓住自然生態景觀旅游與農家樂民宿産業的結合點,利用農田、農舍和山水生態資源發展多种經濟,大興特色農家樂旅游,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目前,全縣共有農家樂10個、鄉村旅游區2個,鄉村旅游發展火熱。(藍春青)

【糾錯】 【責任編輯: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