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西博物館開啟“奇妙夜”系列活動,提供多種夜間文旅服務
文物玩偶“走”出展櫃開派對
“奇妙夜”期間將開展文物派對巡游 賴有光 攝
11月18日晚,由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以下簡稱“廣西博物館”)打造的“2023年廣西博物館奇妙夜”系列活動正式啟動。在為期4天的活動中,廣西博物館將通過夜間觀展、文藝展演、主題燈展、文物派對、體驗活動等多種形式,為市民群眾帶來多元化的博物館夜間文旅服務。
華燈初上,夜色中的博物館比白天多了些濃烈的氛圍,在燈光的映射下煥發出別樣的魅力。此次推出的系列活動,是廣西博物館新館開放以來首次提供的全方位夜間參觀體驗。活動充分運用廣西博物館“館苑結合”“動靜相輔”的場館特點,將極致的氛圍體驗與深刻的文化體驗相融合,並以夜間開放+專項活動為基礎,針對不同節點推出夜展、夜秀、夜學、夜食和夜游5大板塊10余項主題專項特色活動。
本次系列活動分為文物苑戶外區域及陳列大樓室內區域,戶外區域無需預約,夜間均面向公眾開放,室內區域需提前在“區博預約”小程序預約夜場門票。在文物苑戶外區域,廣西博物館為大家安排了海絲主題燈光打卡點、博物館奇妙夜多寶閣、廣西博物館奇妙夜集市、文物派對巡游等活動。
其中,文物派對巡游主打可愛風,主角分別是名為桂寶、羽紋課代表、大鏟鏟、陶氣寶寶、小梅君的10個文物玩偶,它們以人面紋羊角鈕銅鐘、羽紋銅鳳燈、楔形雙肩大石鏟、胡人俑座陶燈、鏨花鎏金銀摩竭等10件館藏文物為原型,將在夜幕降臨時“走”出展櫃,以定點巡游的方式與游客互動,營造歡樂的文博氛圍。
在陳列大樓室內區域,廣西博物館七大常設展覽首次在夜間開放,邀請觀眾與文物來一場跨時空的對話。此外還將以文博知識為基礎,開展策展人導賞、文物保護修復展示、手工體驗等多種文博研學活動,充分運用博物館的大眾科普、教育傳播等各項價值,寓教於樂,帶給觀眾一場有趣有料的博物館奇妙夜探索之旅。
廣西博物館館長韋江&&,隨着博物館深度融入公眾生活,博物館也承載着更多期待,因此需要不斷激發博物館的活力,聚焦特點,做強特色,推行更輕鬆、愉悅的游覽模式,讓文物“潮”起來,“活”起來,使博物館成為不同年齡觀眾喜愛的“打卡地”。(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