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粵桂協作“樣板村” 賦能和美鄉村“新思路”-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政務資訊推廣 > 正文
2023 09/30 09:35:45
來源:廣西日報-廣西雲客戶端

融水:粵桂協作“樣板村” 賦能和美鄉村“新思路”

字體:

  【原標題】融水:粵桂協作“樣板村” 賦能和美鄉村“新思路”

桿洞鄉烏英苗寨的婦女們高唱紅歌感黨恩。

懷寶鎮的婦女們採摘草珊瑚茶。

  近年來,廣東廉江市和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持續深化粵桂協作,不斷探索實踐鄉村振興新模式,持續推進“我在廣西有個園”活動,在庭院經濟、鄉村旅遊、産業融合發展等方面加大粵桂協作幫扶資金投入,打造一批類型多樣、特色鮮明的特色村,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自2021年以來,廉江派駐融水工作組深入融水各村調研,了解村情村貌,持續投入粵桂資金4000多萬元,以人居環境整治+模式,因地制宜打造出麻洞屯、雨卜村等一批不同類型的特色樣板村,賦能和美鄉村“新思路”。

遊客在雨卜村遊玩。

  庭院經濟樣板村:融水鎮新國村麻洞屯 盤活閒置資源發展庭院農旅

  2021年以來,融水累計投入粵桂協作幫扶資金和結對幫扶資金超400萬元用于實施麻洞屯“三清三拆三整治”專項整治、“微庭院、微田園、微菜園”風貌提升等工程,對村莊進行重新規劃改造,劃分為不同的功能區域,如農業生産區、旅遊休閒區、文化創意區等,以便有針對性地發展庭院經濟,以“庭院+”模式推動新國村麻洞屯粵桂協作風貌連片躍升,讓“方寸地”變“致富園”。

  建設集體經濟星期天農場項目,發展研學、採摘、休閒娛樂等為一體的休閒農業,帶動村民126戶參與生産、銷售綠色蔬菜。探索“農業種植體驗+特色餐飲”的方式提升和庭院經濟的聯動,通過農旅+體驗的模式,有效地起到聯農帶農的作用,創造經濟價值40萬元,實現每人平均增收1500元。同時,通過實施“微庭院、微田園、微菜園”風貌提升,改善村民的生活品質。保護和傳承村莊的傳統文化和歷史遺産,通過統一規劃村莊外立面建設、融合特色文化元素,提升村容村貌,增強村莊的文化內涵,提升庭院經濟的品牌形象。

  鄉村旅遊樣板村:香粉鄉雨卜村 文化賦能打造苗族農文旅品牌

  2021年以來,融水累計投入粵桂協作幫扶資金及社會幫扶資金約800萬元持續豐富和發展香粉鄉雨卜村鄉村旅遊産業,打造鄉村旅遊示范村,通過河道整治、沿河步道及人居環境綜合提升等設施的建設,修繕和保護苗鄉傳統村落的建築,充分保持原有的歷史風貌和文化特色,整體提升香粉鄉雨卜村旅遊産業軟硬體基礎。

  目前,已建成停車場、旅遊公廁、親水準臺、沿河觀光步道等基礎設施,帶動企業、農戶拓展農家樂、民宿、旅館共20多家。雨卜村利用粵桂東西部協作平臺引資引客,結合苗鄉地區的特色産業,建立苗繡、苗銀等特色手工藝品非遺展覽館,舉辦苗鄉傳統文化活動和表演,吸引遊客了解和體驗苗鄉文化風情,年均接待遊客約30萬人次,産值超1000萬元,實現了旅遊扶貧—旅遊脫貧—旅遊致富的“三級跳”蝶變。

  産業發展樣板村:懷寶鎮盤榮村,完善配套設施發展林下經濟産業

  2021年以來,融水投入粵桂協作幫扶資金600多萬元建設林下産業步道、農特産品展示中心等設施,完成沿河步道、風雨橋及河道建設改造,健全完善林下經濟産業配套設施。採取“企業+基地+農戶”模式,擴大林下草珊瑚種植面積,大力發展林藥、林菌、林禽等林下經濟産業,打造懷寶鎮盤榮村粵桂協作産業融合發展鄉村振興示范村,其中草珊瑚種植規模超2000畝,每年産值達1000萬元,村集體收入逾10萬元,近百名留守婦女實現就地就業,每年每人平均收入達 2萬元。

  另外還結合發展實際,聯合騰訊公司開展粵桂協作數字鄉村賦能活動,培訓及培育鄉村致富帶頭人、“鄉村CEO”,結合數字新行銷模式,打破了傳統的銷售渠道,推廣盤榮村林下草珊瑚産業的産品展示、銷售,實現資源共用和優勢互補,提高了農産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推動林下草珊瑚産業基地進一步發展壯大。

榮地村景區。

  紅色教育樣板村:四榮鄉榮地村,挖掘紅色資源發展紅色文旅

  近年來,榮地村通過粵桂東西部協作平臺機制整合社會資金4000多萬元,深入挖掘榮地村紅色文化資源,修復了紅軍路、紅軍橋、紅軍亭舊址,建成鄉愁文化館、侗寨鼓樓、觀光步道等。先後獲得全國第一批“鄉村旅遊重點村”、全國百佳旅遊目的地、自治區“四星級”旅遊鄉村等榮譽稱號。榮地村以“旅遊+紅色文化”引領鄉風文明特色化建設,傳承和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時,推動鄉村旅遊發展,帶動旅遊業、餐飲業、住宿業等相關産業的發展,為群眾提供就業機會和增加收入的途徑,促進了農村經濟轉型升級。

  三年來,榮地村累計接待遊客10.8萬人次,接待開展黨日、團建活動的單位達122個6000多人次,群眾年每人平均增收近6000元。

騰合村鬧魚節。

  非遺傳承樣板村:烏英屯 引導培訓群眾傳承非遺文化

  苗族亮布在烏英已有近300年的歷史,是當地較為傳統的文化産品。自2021年以來,融水累計投入粵桂協作幫扶資金和社會幫扶資金300多萬元打造桿洞鄉黨鳩村烏英屯非遺傳承示范村,持續改善桂黔烏英苗寨人居環境,提升教學點環境,先後建成文化宣傳長廊、風雨樓、苗族“亮布”文化小廣場、百姓大舞臺及便民廣場,苗族亮布和蘆笙等“非遺”文化有了産業基地和展示平臺,把烏英這個有著眾多非遺文化的國家傳統村落建設得更美更宜居。

  2021年以來,連續三年扶持苗寨群眾進行“雙語雙向”學習,累計組織培訓電腦、廚藝、抖音直播帶貨等42期(次),並持續開展蘆笙文化進校園、苗年、鬧魚節和苗族亮布節等“非遺”活動,組織村內留守群眾到湛江、廉江等地參觀學習,引導培訓群眾投入文旅産業,在保護非遺文化傳承的同時強化民族融合發展,通過粵桂協作大力推動兩地深化交流,推進兩地人文相通、民俗相親、産業相融。

乃文村對山歌。

  生態和諧樣板村:汪洞鄉騰合村 合理利用資源優化産業布局

  2021年以來,融水累計投入粵桂協作幫扶資金近600萬元持續打造汪洞鄉騰合村生態和諧示范村,騰合村騰村屯風雨橋、産業道路、沿河步道等基礎設施接連竣工,騰合村通過科學規劃、合理利用資源、優化産業布局,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不斷向著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穩步邁進。

  作為一個典型的壯族村寨,人居環境的持續改善為全村368戶1472人帶來了商機,通過粵桂協作機制,吸引外來企業投資設廠,為本村青壯年返鄉就業創業提供了更多機會。同時,積極組織引導群眾開展村莊及房前屋後的“四小園”綠化美化改造,開展“積分制”公益勞動,促進村民的參與公益事業,增強社會凝聚力和穩定性,實現了社會治理、生態環境保護、經濟發展的有機結合。

  民族團結樣板村:乃文村,凝聚發展合力促進民族團結共用

  2021年以來,融水累計投入粵桂協作幫扶資金700多萬元打造三防鎮乃文村民族團結示范村,實施了三防鎮乃文村民族團結廣場和三防鎮乃文村供深“圳品”香芋基地等項目,並逐步完善了乃文村沿河步道等配套設施,為各民族團結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場所和經濟發展契機。

  近年來,廉江、融水兩地持續在三防鎮深入開展文化交流、醫療教育幫扶、産業幫扶及勞動技能培訓等活動,推動三防鎮農業、旅遊、手工業等産業發展,鼓勵村民積極參與經濟活動和社會建設,推動就業增長,提高村民的收入水準,改善民生條件,促進鄉村經濟提質發展。同時,兩地協作也注重民族文化的傳承和交流。通過開展坡會、“三月三”文化活動、民俗表演等具有本地民族特色活動,推動兩地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增進了不同民族之間的了解和認同,同時,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觀光和學習,促進了民族團結及社會和諧,推動各民族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

麻洞屯村民梁付新修的庭院。

【糾錯】 【責任編輯: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