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寧9月7日電(記者陳露緣)記者從7日召開的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新聞發布會獲悉,自治區黨委十二屆六次全會近日審議通過了《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關於推進高水平開放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從六個方面對廣西開放發展工作作出具體部署,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
圖為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新聞發布會現場
自治區黨委常委、秘書長周異決作主題發布,深入解讀《決定》&&背景和主要內容,全面介紹廣西推進高水平開放、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的成效和重大舉措。
據介紹,近年來,特別是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以來,自治區黨委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推進高水平開放的決策部署,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堅持以高水平開放推進高質量發展,與東盟共挽、與大灣區相融,不斷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周異決説,今日之廣西,開放環境更優,動力活力更足,在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戰略地位更加凸顯,具備了推進高水平開放、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的優越條件和良好基礎。下一步,廣西將堅持向海而興、向海圖強,與東盟共挽,與大灣區相融,把廣西打造成為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
自治區黨委常委、秘書長周異決作主題發布
據介紹,廣西高標準推進營商環境提質增效,2022年廣西口岸進口、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排全國第3位、第8位;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建設邁入全線動工新階段;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持續推進中國—東盟開放合作走深走實;推動經貿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不斷深化開放合作體制改革。
此次&&的《決定》從把準區位定位、明確目標任務、錨定戰略方向、做實&&載體、創新體制機制、營造優良環境等六個方面作出具體部署。《決定》提出,廣西將通過兩到三年努力,初步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通過四到五年,基本建成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到2030年如期完成“三大定位”使命任務,全面建成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實現投資、生産製造、貿易、消費、資金流動、人員往來、物流暢通、政策創新、&&開放利用等全方位全過程便利化,市場經營便利水平在國內領先。
發布會上,自治區相關部門負責人還圍繞廣西高水平對外開放主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對於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幹工程——平陸運河建設進展,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張志文介紹,截至8月31日,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61.79億元,下一步將打造以平陸運河為牽引的暢通高效水運通道,加快運河物流運輸組織專項研究,謀劃干支暢通的八桂航道網,提升全域水運能力及效率。
貿促系統如何更好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廣西貿促會會長楊雁雁説,廣西貿促會持續把貿促會境內外工商資源和渠道轉化為廣西企業拓寬市場、産業跨境合作、實體經濟發展的商機,幫助廣西企業出海拓市場,積極向境外商協會和企業推介廣西商機。
與粵港澳大灣區毗鄰的廣西如何深入推進粵桂合作?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白松濤介紹,廣西先後&&《廣西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總體規劃》等系列文件,成立相關機構,推進落實一批合作項目和合作事宜,取得積極成效。高層交流不斷深化,交通互聯互通加快推進,産業聯動發展能力逐漸增強,生態環保建設成效明顯,公共服務合作領域不斷擴大,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對於如何推動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自治區商務廳廳長楊春庭介紹,下一步廣西將堅持打好“東盟牌”,搶抓RCEP機遇,擴大與東盟國家進口,加快打造貿易強區;推進中國—東盟水果交易中心等重大項目建設,推動中國—東盟産業合作區建設,高水平建設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馬“兩國雙園”升級發展。
今年是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創辦20年,第20屆東博會、峰會即將在南寧舉行。廣西博覽局局長韋朝暉説,東博會已走過“黃金十年”,經過“鑽石十年”,正加快升級發展,邁向“鑲鑽成冠”新未來,將為服務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