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隨時查看稻田,掌握害蟲發生情況,達到防治標準應及時施藥”。8-9月正值晚稻分蘗期,作為一名農業技術鄉土人才,韋冬梅和“幫幫團”的其他成員每天奔走在田間地頭,為水稻種植戶開展水稻種植、害蟲防治等專業技術培訓。
近年來,憑祥市聚力盤活用好鄉土人才資源,探索人才抱團發展新模式,發揮鄉土人才技能優勢,服務産業發展、帶動群眾致富,為鄉村振興賦能助力。
着眼需求,凝聚人才合力。憑祥市充分挖掘鄉村民間的熟悉鄉土人情、專業技能成熟、示範引領顯著的鄉土人才,納入鄉村振興人才庫並實行動態管理,目前全市各類在庫鄉土人才536名。圍繞本地發展需求,分類組建教育、醫療、農業、科技、鄉村規劃等5支人才服務“幫幫團”,吸引130餘人加入,持續開展科學技術指導、公共衞生服務、青年教師培訓、美麗鄉村建設等服務項目,以實際行動抓服務、解難題、促發展。
雙向對接 ,促進作用發揮。憑祥市精準對接鄉村發展需求,梳理形成鎮村“需求清單”、幫扶人才“資源清單”和“服務清單”,形成鎮村“吹哨”、人才“報道”的有效服務模式。構建“組織部+鄉土人才+服務鄉村”的聯動服務體系,建立“團對村”“點對點”幫扶機制,覆蓋全市4個鎮40個村(社區),通過定期組織召開鄉村振興座談會,開展“問診式”“面談式”“把脈式”幫扶,由“幫幫團”成員談經驗、出實招、答疑問,幫助各村理清發展思路,找準問題“解法”。
強化激勵,激發隊伍活力。憑祥市積極探索鄉土人才激勵機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對發展潛力大、市場前景廣、示範帶動強的鄉村人才所創辦的經濟實體或項目,予以小額擔保貸款、貼息貸款等支持,對於重大鄉村人才項目,採取“一事一議”方式給予支持。採取組織“引”,黨員“幫”的方式,對鄉土人才進行培養。集中對優秀鄉土人才進行宣傳推介,發揮“標杆”效應,推動鄉土人才成為廣大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標兵和榜樣,營造尊重鄉土人才的良好氛圍。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組織部門立足人才牽頭抓總職責,不斷加大聚力賦能工作力度,着力在聚才、育才、留才上下功夫,激發鄉村人才動能,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人才保障。”憑祥市委組織部主要負責人説道。(黃豪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