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廣西永福縣百壽鎮壽星山下有一天然岩洞,洞高10余米、寬17米多,古稱“夫子岩”,現名“百壽岩”。
南宋紹定二年〔1229〕,知縣史渭書寫楷書"壽"字鐫刻於夫子岩石壁。此"壽"字長5尺,寬4尺,大"壽"字內又刻真草隸篆的小壽字100個,稱為百壽圖,夫子岩便稱"百壽岩"。百壽圖中的“壽”字一字一體,自圖騰文字直至篆、隸、真、草諸體皆備,百壽小字及大壽字歷經千年而仍清晰可見,是我國南方山崖石刻中的珍品。此外,百壽岩岩壁還有趙孟頫書寫的“寧壽”、明代總兵俞大猷的《壽岩石壁題名》等石刻23處。
2013年5月,百壽岩被列為全國第七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除百壽岩外,百壽鎮還擁有明代永寧州古城、穿岩隋唐古道、永壽河等自然和人文景觀。
近年來,百壽鎮積極融入打造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和歷史文化名城戰略,立足百壽特色,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積極打造百壽鎮宜業、宜居、宜樂、宜旅的良好環境。
夏季,快到寧靜優美的百壽鎮,感受長壽之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秀麗的山水吧。(鄧先明)
【糾錯】 【責任編輯:蔣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