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掃碼自助“無人店” 玩概念還是真風口? 專家:鼓勵創新營銷方式,但並非所有業態都適用需因店施策
沒有前&服務的無人酒店,掃碼就可入場的無人球館、棋牌室……得益於科技的不斷進步,“無人經濟”模式正在多個行業擴展,南寧也涌現出不少“無人店”。那麼,消費者在這些“無人店”能獲得什麼樣的消費體驗?“無人店”真的賺錢嗎?近日,記者走訪南寧多家“無人店”一探究竟。
“無人酒店” 客人掃碼自助辦理入住離店
沒有前&、無人值守,只需點擊二維碼就可以辦理入住,退房也是全程自助。記者來到良慶區五象大道天譽城小區,這裡有一家公寓式“無人酒店”。
與傳統酒店不同的是,記者乘電梯上到該酒店公寓所在樓層後看到,酒店既沒有前&,也沒有店員接待,只是在酒店公寓入口放置有一張辦理入住指引牌,附有&&電話,以及入住要求提示等。入住大概流程為:微信掃碼進入小程序→點擊查找第三方&&訂單→輸入姓名並點擊“確認”→點擊“辦理入住”即可。此外,還有公安機關提供的網上入住實名登記功能二維碼。
記者注意到,該樓層均為公寓客房,為高樓層觀景酒店。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客房為雙層複式Loft房型,下層為客廳,配有廚房、衞生間等設施;上層為臥室,步行樓梯可往來上下層。客廳的桌子上有一本物品使用登記本,如牙刷、礦泉水等均有記錄,並放置有付款二維碼。
“95後”小張説:“我來南寧出差幾天,入住這家‘無人酒店’,價格便宜,環境不錯,性價比很高。”小張&&,他性格比較內向,這種自助辦理的方式,讓他感覺更輕鬆自在,入住自助登記也容易操作。
該酒店公寓相關負責人&&,由於一些客人還不是很熟悉操作,目前有人輔助前&&理。成年人才能辦理入住,如未成年人入住的必須查驗其身份,並如實登記報送相關信息,還必須詢問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方式,並記錄備查。
“無人球場” 微信預訂場地後掃碼進場
夏夜外出運動,是不少人的選擇。在明月湖公園湖心島,一些運動愛好者正在足球場、籃球場踢球、打球,場外有不少散步路過的市民圍觀。記者注意到,與其他球場不同的是,這些球場均為“無人值守”智能化運行管理模式。
湖心島上共有3個足球場和2個籃球場,各個球場四週圍着約10米高的圍欄,入口的門禁處均設置有掃碼識別系統。市民通過球場管理方微信公眾號完成球場預訂,即可按約定時間掃碼進入預訂場地。
市民王先生説,他是一名足球愛好者,經常約朋友到明月湖公園踢足球,通過微信預訂場地後掃碼進球場,覺得非常方便,“掃碼才能入球場,避免了無關人員進來干擾踢球,如果只是看球的在圍欄外即可”。湖心島球場管理方工作人員介紹,球場“無人值守”智能化運行管理模式還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目前系統還在升級中。
隨後,記者走訪邕江沿岸公園南岸多處球場發現,這些球場大都有工作人員值守,每處球場至少有一名以上值守人員。工作人員除了值守球場,還會售賣飲料等商品。購買飲料的顧客中,除了球場上打球的人,還有不少是到邕江沿岸公園游玩的市民及游客。
其中一家球場相關負責人説,“無人球場”主要是為了減少成本,但市民在球場打球時,仍需要管理員在現場提供相應服務。有人值守球場並非一定會增加成本,因為管理員還可以兼顧售賣商品。如今到邕江沿岸公園游玩的市民游客很多,生意自然不錯。
發展現狀 多家無人便利店服裝店已關門
其實,“無人店”模式在南寧市早有商家嘗鮮,他們是否都賺錢了?2018年,南寧市一家較大型的24小時無人便利店在新夢百貨開業。店內商品琳瑯滿目,沒有銷售員,顧客自行拿取商品,用手機掃碼支付後即可離開,在南寧開啟消費新模式。
目前,這家“無人便利店”的情況如何?近日,記者來到新夢百貨看到,這家“無人便利店”早已不存在。相關場地物業管理人員&&,該“無人便利店”已於2021年上半年關閉,當時該店門口留的電話號碼是物業電話號碼,主要是防止有人進店購物被困而幫忙開門。
2020年,東盟商務區一商場內某店舖推出“無人服裝店”,是南寧市較早嘗試無人值守的服裝店。另外,金湖廣場地鐵商業街也曾有一家“無人服裝店”,旁邊還有一家“無人書店”。這三家“無人店”的情況又如何?記者走訪獲悉,東盟商務區的這家“無人服裝店”已經不存在,金湖廣場地鐵商業街的“無人服裝店”也沒了蹤影,而其旁邊的“無人書店”還在正常無人值守營業。
那麼,商家為什麼會推出“無人店”?據悉,商家推出“無人店”主要是為了減少人工成本。一般説來,一個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通常需要5~6名員工。而無人值守便利店,一個30平方米左右的運營面積內,3個人可運營30家,可以大大降低運營成本。
記者走訪了解到,雖然“無人店”理論上可以節省人工成本,但有的行業“無人店”在實際運營中遇到較大問題。如,“無人便利店”遭遇商品失竊,“無人服裝店”讓顧客感覺到不太好挑選適合自己的服裝,進而棄之離去。
營銷專家:不同業態不都適用“無人店”
對於“無人店”有的紅火有的關停,廣西營銷專家、南寧學院副教授覃楊認為,“無人經營”模式,從本質上説不是“有人”或“無人”,最關鍵的是要滿足消費者需求。不同業態並非一概適用“無人經營”模式,比如成熟的零售飲料、小商品類已不需要有人值守,顧客就可以更好地自助選擇。此外,“無人書店”也較成熟,已經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推廣,滿足市民閱讀需求。
覃楊&&,當前,有的業態還不太適合“無人經營”。如無人值守服裝店,因為顧客購買服裝時需要尺碼匹配,也需要店員給予服裝搭配方面的建議,若沒有店員,顧客的體驗感就不太好。除非AI技術已經發展到精準掃描,有合理化的穿搭建議,幫助搭配妝容、髮型、發飾、鞋包等。當前形勢下,適合做“無人化”經營的部分業態,集中於去人工化的快銷品,比如精神類書刊、充值卡類等,這類産品適合近階段做“無人店”。
對於新出現的“無人球場”“無人酒店”,覃楊&&,這類“無人店”富有概念性的嘗試。如“無人球場”,目前“無人”僅限售票環節,但打球者進場後,會需要飲用水服務,腳抽筋或受傷時需要有醫藥方面服務,使用後的球類歸整、場地收整等也需要有人服務。“無人酒店”可以較好地解決私密性問題,但安全性、服務性方面仍需要有人提供服務,還不能完全“無人”。當前,這類“無人店”還未成熟,停留在創新嘗試階段。整體來説,鼓勵創新營銷方式,鼓勵USP營銷(即獨特的銷售主張,通俗地説法就是賣點)標新立異,抓取顧客的眼球和關注度。(記者 黎兆齊)